伯乐头条专讯:随着国际刑事法院对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涉嫌反人类罪的案件推进,检方已于7月1日如期向辩方披露证人身份和相关证据,引发外界对证人及受害人安全的高度担忧。
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定,检方需逐步将证据资料移交给辩方,其中包括对杜特尔特不利的指控证据,也包括可能有利于其辩护的内容。检方早前已申请延迟披露,以保障证人的人身安全。尽管如此,7月1日,证据最终还是被如期提交。
此次披露内容涉及三起具体谋杀案,分别发生于杜特尔特担任达沃市长及总统任期内。第一起与“达沃死亡小队”有关,第二起涉及村庄层级行动,第三起则针对一名被称为“高价值目标”的嫌疑人。
这些所谓“高价值目标”包括两位已故市长:一位是2016年11月在狱中被杀的阿尔布埃拉市长罗兰多·埃斯皮诺萨,另一位是2017年7月在突袭中被击毙的奥萨米斯市长帕罗希诺格。
国际刑事法院认证律师布图扬指出,证人身份在法律框架下应披露给辩方,但也正因为如此,证人安全将面临更高风险。他表示:“尽管规定要求保密,但泄露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杜特尔特阵营则质疑证据的合法性。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近日在海牙接受采访时声称,部分证据是通过“胁迫、骚扰”方式获得的,并表示将很快公布证据以佐证这一说法。
与此同时,国际刑事法院也提醒检方,正在进行的调查不得影响正常的证据披露流程及后续的指控确认程序。目前,距离正式举行听证会还有两个半月,案件进展正处于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