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和克罗地亚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中欧建交50周年。日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举行会谈,强调中克合作成果丰硕,希望双方推动双边关系进入高水平发展新阶段,并希望克方继续为促进中欧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刁莉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对克罗地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援助与合作符合该国的发展需要,克罗地亚拥有政策自主权,应会制定一些单独的对华合作计划与政策。
克罗地亚地处欧洲东南部,处于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潘诺尼亚平原的交界处,与多个中东欧国家接壤。克罗地亚在1991年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首都为萨格勒布。
刁莉教授说,克罗地亚是中国的老朋友,也是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欧洲的重要位置。克罗地亚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连接中欧与东南欧的重要桥梁,国内还有很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中世纪的城堡与小镇。目前克罗地亚和中国之间有免签协议,近两年克罗地亚也是中国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欧盟中的发展中国家
“克罗地亚在欧盟中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但是在巴尔干半岛却是属于比较早加入欧盟的国家。目前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国家都发展比较落后,克罗地亚在其中是发展较好的国家。” 刁莉教授指出。她说,克罗地亚2013年7月正式加入欧盟,得到了来自欧盟的支援,并参与了“多速欧洲”的建设,主要提供能源和交通建设。但是由于自身GDP发展不行,欧盟的一些法案不一定适用于克罗地亚。
如桥梁般的“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互联互通,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民心相通”为重要基础,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5年,其成果已覆盖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带动4000万人摆脱贫困。
刁莉教授表示,近年来欧盟主要想通过增设绿色壁垒、技术标准和一些贸易规则秩序重新塑建全球价值链,但这与中国对欧洲区域开展的“一带一路”倡议不冲突:
她指出:“王毅外长7月21日在北京同克罗地亚外长的会谈,就是要在与老朋友建立全面合作伙伴20周年之际,有效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有政策自主权的克罗地亚
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独立。1992年5月13日,中克建交。2005年中克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克政府间建有经济联委会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等机制,签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等多项合作文件,各领域交流不断深化。2024年双边贸易额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中方出口额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进口额2.7亿美元、同比增长92.8%。中国企业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于2022年7月通车。
专家进一步分析说,克罗地亚因为自身的发展不足,需要在国内制定一些单独的政策使之最后能达到欧盟的标准,克罗地亚可以制定符合自身的对华政策,虽然需要在欧盟的框架内,但欧盟国家也有自己的政策自主权。就克罗地亚而言,其需要遵守欧盟的相关法规和协议,但也有自己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制定符合自己政策的空间。在与中国的国际合作中,除了中东欧的16+1协议合作,还在基础设施、旅游、文化等领域有更多的自主权。
她表示:“就最新的新闻来看,中国与克罗地亚的合作正在进行中:克罗地亚波热加一戈丁亚克快速路项目签约仪式5月7日在波热加举行。这是继佩列沙茨大桥和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市斯普利特的武切维察道路连接线项目之后,中国路桥公司在克罗地亚再次参与重要基建项目。据了解,波热加一戈丁亚克快速路项目总长14.75公里,合同金额1.6亿欧元,工期48个月,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项目建成后将便利波热加一斯拉沃尼亚省的交通,促进当地经济、旅游业发展。”
她补充说,克罗地亚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如乳制品、葡萄酒)和旅游业依赖度较高,而中国在基建、绿色能源领域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显著。2025年海关总署对克罗地亚养殖水产品的准入政策,以及克方推动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意愿,均反映其希望通过单独政策吸引中国资金。
克罗地亚外长拉德曼在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谈时表示,克方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加强贸易、投资、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欢迎更多中国公民赴克旅游。中国是欧洲不可或缺的重要经贸伙伴,克方支持欧中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具体分歧,推动欧中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促进中东欧国家对华经贸投资合作的有益平台,克方愿继续积极支持并参与合作。克方高度重视并赞赏中方为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的关键作用,愿同中方加强多边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