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中國退出對菲律濱國家鐵路——南線長途鐵路項目的資助後,國家經濟發展署透露,多個國家對該鐵路項目表示了興趣。
國家經濟發展署負責人描利薩干(Arsenio Balisacan)表示,儘管失去了中國作為初始資金來源,但菲律濱國家鐵路的南線長途鐵路項目仍在醞釀中。中國政府原本應該透過官方發展援助為該工程項目和另外兩個鐵路項目提供資金。
描利薩干說:“項目計劃沒有進展。在2022年、2023年之後,甚至連可行性研究都沒有完成。”
描利薩干表示,現在許多國家已經介入,包括發展夥伴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機構。
他透露:“可能是世界銀行,也可能是亞洲開發銀行,但日本也有興趣研究這個工程項目。還有很多,就連印度也表示了有興趣,因為印度也以長途鐵路聞名。韓國也表示有興趣。很多國家感興趣。”
所謂的“米骨快線”是一條全長 639 公里的鐵路,連接大岷區和米骨地區。項目成本約為1750億披索。繼去年官方發展援助貸款的財政支出增加了 27% 後,國家經濟發展署對官方發展援助計劃的成長持樂觀態度。2023年官方發展援助組合審查報告稱,菲國活躍的官方發展援助貸款和贈款組合達到372.9億美元。
到了2023 年,日本仍是官方發展援助的最大提供方,提供價值120 億美元的貸款和贈款。其次是亞洲開發銀行,114.3億美元;世界銀行81.9億披索、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7億美元和中國11.6億披索。
描利薩干稱讚這一增長是官方發展援助資金利用的重大進展,他也誓言確保資金有效使用。這包括解決採購延誤和通行權問題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