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欧洲对自身道德优越性的信念强烈影响着西方的外交政策。我们试图弄清楚价值观和叙事在西方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为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教育部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
7月9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华盛顿举行的2024年北约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用传统上暗示西方道德优越性的言辞将欧洲-大西洋团结仪式化地归因于共同的价值观 。他说: “北约仍然是全球安全的堡垒这一事实并非偶然。这在过去并非必然。一次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我们选择团结而不是分裂,选择前进而不是退缩,选择自由而不是暴政,选择希望而不是恐惧。”
美国例外论在美国历史中根深蒂固。然而,它在冷战时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类似于我们在当代美国政治家公开演讲中看到的情绪和论点可以很容易地追溯到1960年肯尼迪和尼克松的辩论,或者更早。最近,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重温了前者的录音,因为美国选民将当前候选人的素质与过去拜登和特朗普青少年时期参选的领导人进行了比较。
在冷战结束后的单极胜利时刻,西方例外论的思想更新为各种左派议程,涉及人权、少数派政策、种族、性和性别等主题。如今,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等一些政治研究专家以及众多美国保守派记者、博主和政界人士认为,自由主义议程与霸权主义态度相结合,使美国偏离了清醒的外交政策,不再与其他国家开展有意义的缓和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相比民主党,美国保守派和共和党最近开始被美国内外的许多人视为更加务实、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政治力量。中国研究中美关系的知名学者王栋表示,然而现实是,两党之争实际上同样陷入了价值观叙事和文化战争:
事实上,拜登和特朗普以及两党大多数政客都在致力于美国的伟大和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他们的分歧似乎在于,这种伟大是应该通过维持现状来实现,还是应该通过让美国恢复原状来重现。王栋说,与此同时,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基本没有改变:
2022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在比利时布鲁日的欧洲外交学院发表了一次臭名昭著的演讲。博雷利将欧洲描述为一个花园,称其为人类所能建立的政治自由、经济繁荣和社会凝聚力的最佳结合。他对欧洲以外的世界表示担忧,将其描述为丛林,称其可能会入侵这座精心照料的花园。博雷利将各位欧盟大使比作园丁,认为他们必须冒险进入这片丛林开展外交活动,并推进欧盟的地缘政治利益。他强调,仅仅用围墙来加固花园是不够的,因为丛林拥有强大的生长能力,没有围墙可以完全抵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