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科学人》10月15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亦敌亦友的关系对你的健康如此有害 有些人会让我产生不同的感受,有时令人期待,有时让人难受。情绪好的时候,他们能让我很开心,但要是赶上不对的时候,他们能让我的一切好感都消失。如果你觉得这话听起来耳熟,那么你身边也有那种忽冷忽热的人,“亦敌亦友”。要当心,这样的人不光会搅黄一场派对,甚至有可能对你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大量研究显示,如果对一个人爱恨交织,那么这种人际关系对你造成的压力比一直讨厌一个人还要大,甚至会加速你的衰老。有研究发现,成年人跟自己又爱又恨的人沟通互动后,血压升高幅度要大于跟自己讨厌的人沟通互动后的情况。对斯洛文尼亚警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警员有时得到上司夸奖,有时又遭到上司批评,这样的警员缺勤概率要高于总挨上司批的警员。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他们生活中存在又爱又恨的关系越多,他们的抑郁感就越强,而且压力下心跳会进一步加快,血压升高。
为何忽冷忽热、爱恨交织型关系有害身心健康呢?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这种关系的不可预测性。如果你一直讨厌一个人,跟其互动时自然会先竖起盾牌来保护自己,但忽冷忽热的关系会让人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会迎来拥抱还是争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爱恨交织型关系造成的伤害会更深。你一直讨厌的人和一个你有时还挺喜欢的人同样做了一件让你不满的事,你会对自己有时还挺喜欢的人更感到失望。再比如,如果有人背后捅你一刀,要是朋友捅的会让你更寒心。最后,忽冷忽热会让人陷入深思,弄不清楚对方意图到底是好还是坏,不清楚到底该不该信任对方,不知道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对对方保持希望。
尽管忽冷忽热的人伤我们最深,但相对于完全讨厌的人而言,我们往往很难跟这样的人割舍。即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升,我们也很难更好地去处理这种关系。有时我们会选择干脆避开那些让我们爱恨交织的人,比方说刻意避免答复对方,即便对方邀请我们出去吃饭,我们也会一再推辞,直到双方关系彻底冷下来不再来往为止。不过有时我们也会咬紧牙关强忍着继续承受这种关系。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如果不能做到坦诚,那就谈不上真正的关系,而是一种伪装。要是感到对方忽冷忽热,怎么与对方沟通呢?有人会直接说:“这种关系对我不健康。”这么说很不客气,听的人会认为你在说:“你是个坏人。”如对方忽冷忽热,我们应向对方发出更准确的信息:“我们之间忽冷忽热,这种情况对我们都不健康。”当然,并非所有忽冷忽热的关系都能被挽救,也并非一定要花力气去挽救所有这样的关系。
现实中这种忽冷忽热的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复杂,有时不是想断就能断的,也有时跟这些人的关系还是不断的好。应该仔细分析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自己跟这些人的关系,看看你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有时你甚至会发现,自己对别人也忽冷忽热。(作者戴维·罗布森,李飞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