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外媒在相关报道中普遍表示,数据高于预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当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前三季度4.8%的增速是来之不易的”,“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同样在18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两项融资计划。外媒称,中国央行的举措提振了市场,推动中国股市收涨,同时似乎增强了人们对北京将尽一切努力确保实现2024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希望。9月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住建部等多个部门密集发布增量政策,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9月底宣布的刺激计划将需要时间和耐心来促进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告诉美国商业内幕网站,他预计北京将继续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持经济增长,以便中国经济能够以更好的基础进入2025年。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零售额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的消息称,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1362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30651亿元,增长4.7%。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
路透社称,中国三季度GDP增长4.6%,略高于路透社4.5%的预测。荷兰安智银行(ING)18日的文章分析称,中国三季度GDP增速表现好于市场普遍预期,部分原因在于9月数据的反弹强于预期。随着三季度数据公布,中国距离实现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仅一步之遥。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自力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外部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前三季度取得4.8%的增速非常不容易。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经济韧性强、基础厚实,也得益于中央一系列存量和增量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精准的调控。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18日公布的其他数据,如工业生产和零售额,也超出预期,这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迹象。
路透社称,中国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于8月的4.5%。此前,路透社预计增幅为4.5%。另外,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高于8月的2.1%,也高于分析师此前预计的2.5%。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高于预期的3.3%。荷兰安智银行的文章表示,中国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零售额创下4个月新高。目前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家电和汽车领域,预计未来几个月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美国穆迪分析公司经济学家哈利·墨菲·克鲁斯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零售销售、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在整个9月都有所加快,“与计划中的刺激措施一起,确实使今年的增长目标触手可及”。他对哈萨克斯坦媒体称,中国要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也需要政府作出更多努力。
央行两个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即日起正式启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正式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这标志着央行前期宣布的两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均已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8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也受到外媒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日本《日经亚洲》等媒体称,中国央行行长周五重申了早前的承诺,即年底前会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潘功胜表示,“9月27日,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今天早上,商业银行已经公布下调存款利率,预计下周一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会下行0.2-0.25个百分点”。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央行发布的消息提振了市场情绪。中国股市18日普遍实现收涨。上证指数报收3261.56点,涨2.91%;深证成指收10357.68点,涨4.71%;沪深300收3925.23点,涨3.62%。
“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向发生在9月下旬”,《华尔街日报》称,当时中国央行宣布计划降低利率,并首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国内资本市场。随后,一系列政策声明接踵而至。随着投资者权衡每项新举措的重要性,股市也随之波动。在截至10月8日的6个交易日内,沪深300指数飙升逾30%,较今年年初上涨逾10%。香港恒生指数则比年初水平高出约22%。
“关键时刻即将到来。”《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本月底召开会议。人们高度期待这次会议将批准一项新的大规模财政方案。《日经亚洲》称,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北京方面是否会在会议上公布财政刺激计划的具体内容,并披露额外债券发行的规模。
激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三季度末的政策利好出台,以及10月节后政策利好补位,已经在股市和楼市起到了良好效果,但这没有体现在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上。“所以这些积极因素可能在四季度发挥作用,激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从而很好地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德国电视一台报道称,有迹象表明,中国四季度经济将企稳回升。10月初以来,用电量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有所上涨。国庆假日期间的强劲消费也让人充满希望。盛来运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7天,国内出游人数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出游花费增长6.3%,出行人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7.9%。
CNBC援引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的话表示:“由于今年前三季度实际GDP增长了4.8%,在第四季度采取额外刺激措施的情况下,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现在已触手可及。”他还认为,“鉴于政府致力于提振经济,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几年的增长持更乐观的态度”。
德新社18日称,在华德国企业也对中国政府的提振经济政策表示欢迎。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地区执行董事马克西米利安·布泰克表示:“经济刺激计划向市场参与者发出信号,表明政府认识到并指出了该国的经济问题。”
“全球基金对中国近期前景重新燃起信心。”据香港《南华早报》18日报道,美国信安资金管理公司表示,中国正在采取“有意义的”措施振兴经济,投资者的情绪因此改观。根据美国银行本月的一项调查,随着对更强有力宽松政策的预期不断增加,亚太地区的基金经理也变得更加乐观,他们在中国资产上投入了更多资金。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