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欧洲汽车巨头为何正输给竞争对手中国?
2024-11-6 22:54
俄罗斯卫星报
1760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渗入到欧盟市场,迫使那里的老牌汽车重新考虑自己未来的计划。创新技术、优惠价格以及有吸引力的设计风格使中国电动汽车成为广为人知的欧洲品牌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挪威等国家尤其如此,那里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已实现电动化。

英国《金融时报》在文章中就此评论道,这种渗透的趋势已经改变了全球市场的力量平衡,使人们对欧洲汽车行业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文章称,如果欧洲想了解中国制造商将如何影响其汽车业,就应该看看挪威。10 月份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销售的汽车中有 94% 是电动汽车。这使得挪威有望实现到 2025 年停止销售新的化石燃料动力乘用车的目标。

早在2019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挪威还没有销售过一辆汽车;今年他们已经占领了那里的11%的市场份额。欧洲汽车工业的重要性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它直接或间接在大陆雇佣了 1300多 万人,占所有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十分之一。目前该行业的情绪低迷。在警告欧洲汽车制造商利润下降的背景下,大众汽车计划关闭自己在德国的工厂,这是 87 年来的首次;位于都灵的欧洲最古老的汽车工厂已关闭了一年。

然而,正当欧洲制造商因向电动汽车转型而苦苦挣扎时,中国汽车制造商却在蓬勃发展。大众、奥迪和梅赛德斯等制造商严重依赖在华销售状况,他们必须与当地汽车制造商组建合资企业。许多中国公司现在通过制造更好的汽车来击败欧洲品牌。而随着本土制造商日益主导市场,德国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急剧下降。

挪威的情况就没有这样的戏剧化了。中国品牌在挪威的增长速度参差不齐。中国制造商在2020年销售第一年就取得了5%的市场份额,到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10%。中国汽车的份额在2023年下降,但今年再次上升至创纪录水平。

至于可能产生的后果,欧洲央行的预估引起了分析师们的担忧。美国和欧盟试图通过征收关税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的增长,但挪威坚决拒绝效仿。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最后指出,关税究竟能够何种程度阻止中国制造商的增长,仍有待观察。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