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复合材料,能够在极寒环境下保持高强度和可塑性。他们认为,这项成果可应用于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包括航天、低温工业和极地领域。
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纳米材料》上。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学家共同研究了复合材料如何在低于-150°C的温度(低温)下发生断裂,并设置了一项任务,即研发出能够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保持机械性能的新型复合化合物。
MISIS大学物理教研室副教授伊万·萨夫罗诺夫表示,研究人员在金属和金属玻璃化合物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层状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在极低温度下不会发生脆性断裂。
这位科学家指出,这种多层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在低温或超低温条件下运行的机器部件和结构,如航天、低温工业和极地领域。
未来科学家计划改进这种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他们还将改善其成分,以提高低温条件下的机械强度和抗辐射能力。
该研究在支持俄罗斯高校的国家计划“优先 2030”框架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