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中国的发展是日本的机遇。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树立正确相互认知,把握好两国关系正确方向。这些处理对日关系的原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APEC峰会期间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谈时提出的。
中日两国领导人第一次会面持续了大约 30 分钟。日本首相在会谈后对记者表示,我和中国国家主席明确了基于共同战略利益全面推进互惠关系的共同方向。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认为,在这一问题上的相互理解是两国领导人会晤的主要成果之一。
日本新任首相与以往一样表达了日本对中国政策一套标准的“担忧”,包括与南海和东海领土问题有关的政策。日方还对所谓的中国军方日益增长的活动表达了“严重关切”,并提到了台湾海峡的局势。
陈洋专家认为,尽管日本新领导人的这些言论是在预料之中的,但中方还是与日方举行了会晤,这本身就是双边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诺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日关系目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基斯塔诺夫专家说:“不过,双方都明白邻里需要成为朋友。迅速变化着的全球形势和多地日益紧张的局势也在促使他们这样做。显然,这种认知正在到来,两国领导人正在努力消除彼此间的矛盾并寻找一些改善双边关系的方法。日本有兴趣与北京建立政治关系,因为中国是它的主要经济伙伴。日中关系‘经济热、政治冷’的说法对于两国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陈洋则认为,此次会晤释放了中日深化务实合作积极信号。
中国领导人在与日本新首相的首次会面中警告日方不要继续破坏产业链和供应链,相反,双方要坚持合作共赢,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产供链稳定畅通。日本新首相能否利用中方的善意,还是要继续不顾日本的务实利益,去扮演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这是新形势下中日美三角关系的主要疑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