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近日,内蒙古包头铁路警方成功侦破了一起以“交友约会”为诱饵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名,团伙半年内账目流水高达1.4亿元。2023年初,在内蒙古赤峰开往包头的K(快)898次列车上,闲来无事的小陈随便打开了某“交友”网站,按照步骤下载了指定的应用软件,很快便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女孩,经过交谈后,小陈期待能与“女神”见面约会,没想到这一举动让小陈后悔不已。
包头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 刘强:受害人陈先生为了见面约会,在软件中所谓的客服人员指引下,不断充值升级软件的会员权益,又在高利润诱惑下进行刷单、解封等操作。不到一个小时便花费29万余元,直到下车在赶往酒店的路上,被所谓女神拉黑,才发现被骗了,接警后,包头铁路公安处迅速组织精干警力开展侦查。工作中,侦查员发现受害人小陈的受骗经过与最近接报的另外2起诈骗案件极其相似。
包头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副支队长 王继伟: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三起诈骗案件的受害人,都是被诱导下载同类型应用软件,随后在客服人员的引导下,进行充值会员、刷单等操作,让受害人将钱转入他们指定的银行卡内,在分析研判后,警方成立专案组对三起案件进行并案侦查,发现涉案的多个应用软件的设计风格、操作流程、引导套路等都异常接近,甚至App包命名规则都相同或高度相似。
包头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 刘强:我们对涉诈应用软件源码进行细致解析,一点一点剥开外设的层层伪装,从数万个虚假域名中初步锁定位于境外的后台管理IP地址,并以此反推出多个与涉诈应用相似的其他应用软件,全部进行了反馈封禁,案件涉及跨境侦查,挑战巨大。专案组在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的指导下,与包头市公安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协同攻坚、集群作战。
专案组以齐某思为原点,不断延展其交互人员网络,逐步掌握了该犯罪组织的层级架构和作案流程,绘制出一个多达5个层级的团伙关系网,一个藏匿于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逐渐浮出水面,通过长时间盯控,掌握了齐某思等3人将于近期入境返回云南老家的线索。于是马上进行布控,碰巧的是在抓捕齐某思时,侦查员发现他车上的同乘人疑似为境外团伙招揽诈骗分子的蛇头,于是搂草打兔子,将其抓获。
经过突击审讯,据嫌疑人交代,他们长期在境外从事非法活动,团伙内部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仅在诈骗环节就设有“炒群组”“接待组”“操刀组”以及“后台组”,成员有数百名,在籍“会员”8100余人,短短半年内交易流水便超过1.4亿元人民币。那么“炒群组”“接待组”“操刀组”又代表着什么呢?
诈骗团伙中“炒群组”负责通过国内的一些网站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寻找诈骗对象,然后交接给“接待组”,“接待组”以美女图片、视频等引诱受害人充值会员。当受害人充值达到一定门槛,成为最高等级“会员”时,便会被移交给“操刀组”。 “操刀组”持续对受害人“洗脑”,继续引诱受害人执行刷单任务,当受害人心存疑虑,想要退钱的,便以“缴纳保证金”“资金解冻”“修复账户”等为由,诱导受害人不断转账。受害人的资金转入“卡农”的收款账户后,由洗钱团伙取出后购买黄金制品,然后再卖掉变现,之后设法转移至境外,最终完成赃款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