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隋鑫】今年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复苏,俄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不仅带动了本土商业品牌的发展扩张,也进一步增强了俄国内市场对外国企业的吸引力。在此期间,虽然一些西方企业的撤离仍在继续,但仍有不少欧洲厂商“逆势而上”,来到俄罗斯开拓市场。
据《俄罗斯报》4日报道,俄罗斯咨询公司CORE.XP高级总监玛丽娜·马拉哈特科表示,2024年共有22个国际品牌在俄开设首家门店,与2023年新增24个品牌基本持平。其中,59%的品牌来自亚洲国家,23%来自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此外,还有13个外国品牌宣布计划进入俄罗斯市场,其中7个来自欧洲,预计2025年共将有25个外国品牌进驻俄罗斯。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闭店潮后,莫斯科市内的许多大型商场正在恢复往日的热闹,商业的复苏虽然有国外新老品牌回归或进驻的助力,但更多的是得益于俄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接盘。在《环球时报》记者站附近的一家综合商场里,此前因品牌撤店而封闭的商铺,目前已经基本被本土品牌或代理商占据。
俄罗斯新闻网报道称,据俄罗斯咨询公司Nikoliers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共有来自韩国、德国、阿联酋、墨西哥、法国、芬兰、西班牙、意大利、白俄罗斯、美国和土耳其等国家的21个外国品牌宣布退出俄罗斯,但预计将有41个外国品牌进入俄罗斯,较2023年增长32%。
据统计,在今年新进入俄罗斯的品牌中,65%以上为服饰鞋帽品牌,餐饮、化妆品各占10%,日用品、食品、数码家电各占5%。在进入俄罗斯时,80%的外国品牌选择在首都莫斯科开设首家门店,10%选择了圣彼得堡。
据报道,也有不少西方企业继续以各种方式重拾俄罗斯市场,其中有的是选择通过更改品牌名称,改头换面地重返俄罗斯;有的是选择直接向俄罗斯企业出售业务,继续保持品牌的在俄运营;有的则是选择在第三国开设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的方式,间接开展对俄业务。
与此同时,俄罗斯消费者对于本土品牌的信任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据俄罗斯《消息报》援引俄工贸部的消息称,俄消费市场在过去几年发生了结构性调整,本土品牌快速崛起,并取代西方主力品牌,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据市场分析机构此前的一份调查显示,仅有1/3的俄罗斯人期待外国品牌的回归,超过半数的俄罗斯人经常购买俄本土品牌服饰,17%的俄罗斯人表示不想恢复已经撤离的外国品牌。
在俄消费市场本土品牌替代和生产供应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商品价格上涨的问题近年来也一直饱受俄国内民众诟病,而随着外国品牌和商品供应的进一步增多,俄国内普遍预期将对俄消费市场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