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中美两国均不愿在科技领域彻底脱钩
2024-12-17 11:00
俄罗斯卫星报
1653

中美两国政府代表于2024年12月13日在北京换文签署了《关于修订和延长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2024年8月27日起延期5年。有媒体撰文称,这标志着在紧张关系持续之际,双方在合作方面取得了期待已久的突破。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柱教授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该协定能够获得续签,表明中美两国都不想在科技领域彻底脱钩,然而两国在该领域合作空间正变得日益狭小,未来中美科技合作主要还是取决于美国方面的判断和意愿。

中美两国于1979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一般为5年一续。根据《协定》,两国将在农业、能源、太空、卫生、环境、地球科学与工程以及教育和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上一次全面续签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政府执政期间。该协定在2023年8月和今年2月两次获得6个月的延期,而非全面续签。

专家表示,在美国政府更迭之际,中美能够续签科技合作协议,说明中美两国都不想在科技领域彻底脱钩,中美必须合作。

据《自然》杂志报道,协议的范围比之前的协议要窄,仅涵盖两国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在基础科学项目上的合作,不包括对国家安全可能重要的“关键和新兴技术”方面的工作,例如人工智能和半导体。与之前的协议不同,该协议没有包含任何有关中美大学和私营公司之间合作的信息。

同时,刘国柱教授指出,两国签署的科技合作协议,依然体现了美国在科技领域对华脱钩的基本原则,即“小院高墙”战略,将攸关美国国家安全和技术领先的领域排除在两国科技合作之外。

刘国柱认为,该协议明显形式大于实际价值。他说,对于中美两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双方为未来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保留了一扇窗,至于怎样利用这扇窗,主要还是取决于美国方面的判断和意愿。

12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美科技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两国建交后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协定之一,为中美科技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林剑称,《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续签是落实中美元首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符合两国人民利益,顺应国际社会期待,不仅将推动两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促进双方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增进世界人民福祉。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切实落实协定安排,让中美科技合作的成果真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