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去年 12 月 16 日社會福利和發展部啟動無饑餓廚房計劃以來,迄今已為 10,000 多名被迫挨餓的人提供幫助。
在週六的新聞論壇,社會福利與發展部副部長普奈 (Eduardo Punay) 表示,該部門計劃擴大規模,到各省的目標地區,可能在年內實施。
無饑餓廚房位於帕賽 (Pasay) 市 FB Harrison 的 Nasdake 大廈,是菲律賓第一家公私合作的食物銀行/施食處。
“任何時候,任何人,只要願意,無論是低收入的建築工人,還是沒有工作,低收入的員工,或者沒有工作經驗的居民,都可以直接進來。”
普奈表示,除了提供餐點外,該計畫還旨在解決食物浪費問題,讓合作餐廳捐贈剩餘的糧食。
自開業以來,該食物銀行吸引了約200名私人志工維持日常營運。
廚房的目標,是每天提供至少 600 份早餐和午餐,或直到庫存耗盡。
同時,普奈向公眾保證,無饑餓廚房提供的捐贈品和食物,不是丟棄的食物或剩菜。
“我們的私營部門非常積極主動,他們為我們的受益人生產額外的產品。現在,這個廚房,正如我剛才說的,從早上 6 點開放,直到供應結束,”他說。
無饑餓廚房是社會福利與發展部的最新創新舉措,旨在透過將飯店、餐廳和組織捐贈的剩餘食物轉化為飢餓人群的熱騰騰的營養餐,解決非自願飢餓問題,減少食物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