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从“假装工作”看中国社会的失业焦虑与家庭压力
2025-1-19 10:28
头条新闻
1953


伯乐头条专讯:在如今这个工作机会紧张的时代,许多中国人选择了自由职业,比如做送餐骑手。

然而,也有一些人依然坚持全职在办公室工作,筛选数百份简历,寄希望于有一天能收到某个公司的回复。

然而,在那段日子里,许多人不得不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毕竟,中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是他的职业地位。失业,或者没有工作,在某些眼中会被视为“失败”。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压力是难以承受的。有些人选择隐瞒自己的处境,甚至假装自己过得很好,生活依然像正常上班一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假装上班”来逃避社会的压力。 贾伟(Jia Wei),一位来自杭州的电子商务公司前员工,就表示自己在公司破产后,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在咖啡店申请工作、发送简历。他说:“失业的压力很大,但我不想把这些负面情绪带给家人。”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贾伟每天都去咖啡厅,并且待到深夜,模仿加班的状态。

与此同时,来自湖北省的29岁前半导体工人陈某也透露,去年下岗后,他并没有告诉女友自己失业的事实。在领取两个月的补偿金期间,他每天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专心准备公务员考试。

“假装工作”的新兴产业 随着这一趋势的兴起,一些公司也看到了机会,转危为机,推出了“假装工作”服务。

例如,一些公司提供办公空间出租服务,让失业或没有工作的成年人每天花30元(约140泰铢)租用办公室,假装自己仍有一份正常工作。在这些公司中,还会提供附加服务,如午餐、布置办公场景、拍照等,让客户看起来像是公司的高级员工。为了向家人提供“证据”,还可以额外支付50元的费用。

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的搜索浏览量已经超过1亿次。

专家观点:社会压力造成“假装工作”现象 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教授张勇表示,“假装工作”现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孤立情绪。

他指出:“社会给人们施加了巨大的成功压力。许多年轻人对职业的期望过高,一旦失业,他们可能会陷入抑郁。”他建议,失业者应该寻求专业帮助,而不是将问题压抑在心里。

张教授还建议失业者:“他们需要诚实地审视自己的处境,了解就业市场的真实情况,与家人敞开心扉,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选择职业。”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