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19日报道,泰国糖产业正面临内外夹击。气候变化、国际糖价暴跌、中国的糖浆进口禁令,以及泰国政府对空气污染治理的高压政策,使得这个传统支柱产业的前景堪忧。
泰国是全球第二大白糖出口国,仅次于印度。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统计,该国2023年糖产量为1100万吨,其中约七成出口海外。但近来全球糖价暴跌至每吨470美元,为三年来最低水平,今年预计仍将保持低迷,甘蔗种植者的收入被不断压缩。随着印度占据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重要市场份额,泰国糖厂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市场挑战和价格下行压力。
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现。近年来,泰国干旱和洪涝交替,对甘蔗产量造成冲击,预计2024—2025种植季的甘蔗总产量将减少约50万吨。
据泰国糖业协会消息,与此同时,去年12月因部分泰国糖浆和预混粉生产企业未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中国紧急发布禁令,暂停相关产品进口。
除了国际市场的波动,泰国国内政策变化也让糖农倍感压力。为应对空气污染,泰国政府要求农民停止通过焚烧甘蔗的方式清理田地,并计划将从被焚烧过的田地中收获的甘蔗减少90%。尽管政府和糖厂提出为未烧毁甘蔗田的甘蔗提供每吨额外120泰铢(约合25.6元人民币)的额外奖励,但农民表示,这难以弥补因人工成本上升或购买机械设备所带来的额外开支。(朱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