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個農人團體警告農業部不可匆匆促促的削降米價,該團體強調不可以因著削米價而致使農人的生計為犧牲。
農業部亦說,二月四日宣佈全國食米糧食安全緊急狀態,以讓國家糧食署發放其存米,約有八十萬公噸或六百萬袋,這將由各地方政府單位及‘合作社’發放,而售價在市場價格之下。
自由農人聯合會於週日發表談話,估計如果國糧量按照計劃於每月發放三萬公噸的食米,可以供應大岷區百分之二十五的菜市或市場。
自由農人聯合會的全國經理文智瑪育說,如果國糧署的食米每公斤售菲幣三十八元,則商人為保持具有競爭力度,必須以每公斤菲幣十九元的價格向農人收購及烘乾稻穀,以這種價格,則大部分米農將收支兩抵,或在付還債務和其他開支後,只剩下一點點牟利。
這項措施雖然會有助於疏鬆國糧署的米倉,以容納來屆的收獲。文智瑪育指出,該署的菲幣九十億元收購基金(二0二五年),只能吸收百分之四的稻穀(未經輾絞的稻米),而只限於二0二五年上半年的生產。
他又說,乃只有少數農人能夠把他們的稻穀售予國糧署,因為他們缺乏烘乾機,以及收獲的設備,以便他們的稻穀能夠符合該署嚴格的稻穀品質規模,這是他們補充的。(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