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政府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决定生效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日下午发布公告表示,将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或者15%的关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表示,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此前,美国还宣布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加征25%关税的决定。路透社称,华盛顿3日表示暂缓执行该措施一个月,以换取加墨两国在边境及打击犯罪执法方面做出让步。美联社说,加墨获得了额外时间,但美国可以轻易地重新加征关税,且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计划对欧盟加征关税。这些都让全球陷入新的不确定性。一些尚未直接受到“关税威胁”的美国盟友也在未雨绸缪。据外媒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3日表示,日方须“仔细考虑”美方决定背后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社论呼吁,“以贸易立国的新加坡必须厉兵秣马”。
外媒关注“中国信号”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日发布的公告表示,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
“中国予以反击。”路透社报道称,美国东部时间4日零时01分,美国对中国有关商品加征10%关税的措施生效。几分钟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说,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路透社说,中方对于美方做法进行了“迅速回应”。
就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表示,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对美方做法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路透社、法新社等外媒在相关报道中还提到中方4日的其他举措,包括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发布公告,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教授应品广日前表示,芬太尼问题的本质是美国的“国内危机”。美国“生病”,却要中国“吃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自身问题。解决美国芬太尼泛滥危机的出路不是“甩锅”和指责别国,而是强化国内监管和加强国际合作。应品广强调,中国是全球禁毒事业的坚定参与者和实际贡献者。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纪文华表示,美国的这种单边主义措施,很容易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甚至反击。如果这些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商品进行反制,可能导致全球贸易战的爆发。长远来看,美国的做法也将损害其自身的利益。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4日表示,中方的举措“显然经过慎重考量,旨在向美国传递某种信号”。美国《华盛顿邮报》4日援引新加坡管理大学学者高树超的话称,华盛顿的关税威胁“极大地破坏了美国的道德权威”。报道说,随着关税生效,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也可能面临电子产品、鞋子等一系列商品的价格上涨。在中国生产商品的美国玩具公司Basic Fun的负责人福尔曼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意味着他的企业的利润降低。他希望,美国和中国能够坐到谈判桌前。
美加墨面临贸易战风险
据美联社报道,特朗普当地时间3日表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加征关税措施将暂缓一个月执行。根据他的说法,加拿大已同意确保美国北部边界的安全,并最终结束诸如芬太尼等致命毒品大量流入美国的问题。特朗普对双方达成这一初步结果“非常满意”。加拿大总理特鲁多3日说,加方将任命一名“芬太尼沙皇”,把贩毒集团列为恐怖分子,并组建加美联合打击力量,以打击有组织犯罪、芬太尼和洗钱等问题。
当天早些时候,特朗普称自己与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进行了“一次非常友好的对话”。后者宣布,墨西哥将立即派遣1万名国民警卫队人员加强北部边境巡逻。
当地时间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特鲁多同日宣布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输加商品加征25%的关税。
美联社说,连日来,北美走在一场可能摧毁经济增长、导致物价飙升、终结美国最重要的两大伙伴关系的贸易战的边缘,暂缓加征关税提供了一个冷静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戏剧”已经结束。
加拿大通讯社4日称,美国暂缓加征关税后,多名加拿大地方官员发出警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伊比说,该省与美国的关系已经受到损害。他称,美国的关税威胁“从来都不是针对芬太尼”,而是“意图破坏加拿大经济,并迫使我们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我认为这应该受到谴责”。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日报道,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省长富里认为,贸易战依旧迫在眉睫,他期待加拿大能采用“冷静的外交方式”解决问题。安大略省省长福特称,加方将继续面临关税威胁,“无论是明天、一个月后还是一年后”。
墨西哥《先驱报》评论说,尽管美国暂时搁置了对墨西哥的关税威胁,但这种威胁方式本身是不可容忍的,这违反了两国之间签署的相关协议。墨西哥国家经济学院院长本杰明·罗伯斯·蒙托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果关税生效,那么美方这一单方面、不相称的举措不仅将影响墨美之间的经贸关系,而且对地区的经济稳定以及国际合作构成直接挑战。
BBC称,对于美国人而言,如果关税最终还是生效了,那么来自墨西哥的水果、蔬菜、烈酒等商品预计将更加昂贵,来自加拿大的钢铁、木材、谷物和土豆等商品的价格也可能会上涨。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预计是汽车制造业,分析人士称,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汽车平均价格上涨3000美元。
《华盛顿邮报》称,尽管关税旨在保护美国企业免受全球竞争的影响,但它也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增加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计,美国普通家庭平均每年或因美对加墨加征关税损失1000至1200美元的购买力。分析人士称,“(美国)政府反复无常的信息将导致市场动荡”。
新加坡媒体:必须厉兵秣马
“欧洲,你是下一个。”美国《纽约时报》3日称,这是特朗普发出的最新信号,他最近几天多次表示将对欧盟加征关税。特朗普2日对BBC说,这“肯定会发生”。《华盛顿邮报》称,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非正式峰会的欧盟领导人表示,欧盟将对美国潜在的关税行动进行反击。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记者说,如果在贸易问题上受到攻击,那么欧盟必须让自己获得尊重,做出反应。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区,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事务,也可以用海关政策来应对海关政策”。
“特朗普关税将对英国产生什么影响?”BBC4日以此为题刊文,凸显了英国的忐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说,尽管日本、韩国等美国的亚洲盟友尚未直接受到关税威胁,但它们同样面临着关税对其跨国企业产生影响的风险。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的社论说,在美国潜在的关税行动中,各国的受伤害程度不同,但贸易战毕竟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它不但破坏既有的国际合作精神和默契,更可能导致各国强化以邻为壑的意识。华盛顿带头冲击它一手打造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这一改变不仅重大,而且充满变数,后果殊难预料。文章提醒,以贸易立国的新加坡必须厉兵秣马,迎接这一波逆全球化浪潮,以及可能显著影响21世纪国际环境的大变局。
【环球时报驻墨西哥、加拿大、新加坡特派特约记者 谢佳宁 陶短房 辛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