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抗议与舆论压力
在泰国断电断网后,苏奇督领导的支持者开始在泰缅友谊大桥和二号桥聚集,试图通过民间力量形成舆论压力,并向泰国政府施压。组织者通过示威和游行活动,呼吁缅甸政府采取行动,关闭泰缅边境的过境通道,阻止泰国进一步打击电诈活动。
2.寻求替代资源保障运营
在泰国实施断网断电前,妙瓦底的诈骗园区已经提前购买了大型柴油发电机和星链网络设备。即便在泰方断电断网后,这些园区依旧通过发电机和星链技术继续维持电诈等犯罪活动的运作,显示出这些园区的韧性与抗压能力。
3.封锁边境威胁
苏奇督及其支持者不仅在街头组织抗议,还通过要求缅甸政府封锁与泰国达府交界的一号和二号泰缅友谊大桥,威胁封锁所有非法过境通道。此举试图以经济封锁和边境封锁的方式,迫使泰国政府撤销相关措施,改变现有政策。
4.舆论狡辩与威胁
面对泰国的打击行动,苏奇督一方面派发言人声称,其管辖的地区只有在线赌博,电诈活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表示已经成立了特别行动队打击电诈,并移交了相关人员给泰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大倒苦水,强调自己在边境积极打击人口贩卖、协助遣返受害者等工作。苏奇督曾公开威胁称,如果泰国敢派人到妙瓦底抓人,他将采取坚决反击措施。
分析:苏奇督的“有恃无恐”背后原因
1.利益驱动
苏奇督通过为妙瓦底地区的电诈、毒品交易、人口贩卖等非法活动提供庇护,抽取高额的保护费,从中获利丰厚。这些经济利益使他有足够的资源对抗泰国的打击行动。
2.武装力量支撑
苏奇督的克伦族地方武装(克伦边防军)兵力超过7000人,这支武装力量为他在妙瓦底地区提供了坚实的军事支持。通过这支力量,他能够有效地抵抗泰国政府的干预与打压,形成了局部的割据势力。
3.地缘政治因素
妙瓦底位于泰缅边境,地理位置独特。苏奇督深知,泰国在采取行动时,可能会顾忌引发更大规模的边境冲突或地区不稳定。因此,他认为泰方在采取进一步行动时会有所顾虑,这也让他敢于挑战泰国政府的决策。
4.外部支持猜测
有泰国媒体猜测,苏奇督的对抗行动或许得到了缅甸军方高层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是基于缅甸政府对该地区局势的战略考量,尤其是在对抗泰国的打击行动方面。此种支持为苏奇督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和资源保障。
随着局势的不断升温,泰缅边境的紧张形势可能进一步加剧。苏奇督所代表的地方武装和电诈园区的反应,可能会对两国的外交和治安形势产生深远影响。泰国政府是否会继续加大打击力度,而缅甸是否会加强对苏奇督及其组织的支持,将成为接下来需要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