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马来西亚政府近日确认全国共有193个人口贩运热点地区,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海上边界、偏远地带以及设有防侵蚀设施的海岸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这些地点成为走私集团活动的高风险区域。
据《新海峡时报星期刊》2月16日报道,马国海事执法机构总监莫哈末·罗斯里(Mohd Rosl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马来西亚毗邻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海上边界,是人口贩运及其他非法活动的活跃区域。例如,从柔佛笨珍的丹绒比艾(Tanjung Piai)出发,仅需13分钟即可抵达马印海上边界,前往印尼吉里汶岛也仅需37分钟。如此短的航程使走私集团更容易躲避执法部门的追查。
“犯罪团伙利用红树林、海湾和私人种植园作为掩护,在油棕园或西瓜园等偏远地区进行非法交易。这些地方隐蔽性高,使执法机构面临更大挑战。”罗斯里表示,沿海地区的浓密灌木丛和偏僻的地形,也为非法移民提供了藏身之所,进一步增加执法难度。
为加强打击人口贩运活动,马来西亚海事执法机构正积极部署高科技监控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和先进雷达系统。目前,两个监控站点已投入运行,分别负责监视马六甲海峡水域和沙巴西海岸。未来,该机构计划将监控范围扩大至砂拉越及西马东海岸,以提升整体执法效率。
此外,当局还计划增加无人机巡逻,以覆盖难以到达的海域,并提升搜救能力。与此同时,政府也考虑采购可搭载直升机的近海巡逻舰,以延长海上巡逻时间,确保马来西亚海域安全。这些巡逻直升机不仅将在本国水域执行任务,也将在国际海域进行执法行动,以打击跨境犯罪,并加强搜救工作。
莫哈末·罗斯里强调,海事执法机构已在全国海域展开巡逻及特别行动,以防范非法停泊的外国船只、打击补贴燃油外流、阻止缅甸罗兴亚难民非法入境、制止越南渔船越境捕捞,以及遏制柔佛西海岸和东海岸的小规模海上盗窃事件。
马来西亚政府的这些举措,显示出其加强海上执法、严厉打击人口贩运及相关非法活动的决心。未来,随着高科技设备和巡逻能力的提升,执法部门预计能更有效地遏制海上犯罪,确保国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