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美国信用卡门户网站CreditCards.com近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有1/5的美国人表示购买的商品比平时更多,主要是由于对特朗普关税的担忧。其中,当被问及关税对大额采购的影响时,22%的受访者表示有重大影响,30%的受访者表示有一定影响。对价格上涨和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正在影响美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记者发现,由于担心价格进一步上涨,部分美国消费者已经开始囤积日常必需品。来自纽约的自由职业者约兰达告诉记者,自己过去对关税政策并不敏感,但最近几个月,她开始意识到购物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在食品和日常用品上。
“我明显感觉到超市里一些商品价格上涨了。比如我常买的进口橄榄油,两个月前一瓶大约12美元,现在已经涨到14美元。”约兰达说,“我买了比平时更多的罐头食品、米和面包粉,甚至连卫生纸也买了好几箱。”她笑着说,但语气中透露出不安,“我可不想等到价格飞涨或者超市缺货的时候才去抢购。”
与约兰达不同,来自得克萨斯州的麦克的主要担忧集中在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上。他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最近花费3000多美元购入了一台高端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智能冰箱。
“我本来打算再等等,但看到新闻说关税可能会推高电子产品价格,我决定提前购买。”麦克解释道。他认为关税会影响供应链,最终导致价格上升。“如果等到下半年再买,可能要多花几百美元。”
麦克还提到,他的同事们也有类似的想法。“大家都在讨论是不是该赶紧换新手机、买新家电,甚至有人提前买了新车。”他认为,这种“预购”行为虽然在短期内拉动了消费,但长期来看并不健康。“如果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终究会减少支出,企业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谈及关税对未来消费的影响,约兰达表示自己会更加谨慎,她担心,如果通货膨胀持续下去,自己的自由职业收入可能难以跟上生活成本的上升。麦克同样持谨慎态度,“如果这些关税长期存在,甚至进一步扩大范围,我担心这会推高通货膨胀,让中产阶级的生活负担变得更加沉重。”他认为,美国政府需要在保护国内制造业和维护消费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