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那些被“电诈”PUA的高学历者们
2025-2-21 15:32
头条新闻
2783
伯乐头条专讯:长达1个月的时间里,留学生小茜都被“江警官”24小时监控着。她被要求全程开着麦克风,在寝室时要一直用Skype(一款通讯软件)开着摄像头。早9点到晚9点,对方要求她每隔3小时就要上报行踪,转移地点也要及时汇报。不留一丝余地的监控下,小茜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击破。


近日,不少内地留学生在海外遭遇电诈一事又引发关注。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发现,在他们身边蔓延着同一个电诈脚本。在这个脚本里,他们因个人信息泄漏,涉嫌参与洗钱活动,从而不得不为了获得“取保候审”缴纳“保证金”。而通过监控等多种方式进行的精神打击,贯穿了行动的始终。



不仅华人,电信网络诈骗一直是全球性问题,疫情更助长了电诈的激增。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范围内电信诈骗导致的损失高达38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45.8亿元)。曾任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反诈民警的陈国平从事反诈宣传多年,他告诉界面新闻,电诈在2015年刚刚出现时,他们将其归类为“新型网络违法犯罪”。2017年底到2018年,陈国平与同事发现电诈类案件发案多、破案率低,一些受害者受骗金额巨大。也是在那个时候,电诈的目标开始转移至居住在海外的华人或留学生。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2020年1月发布的《中国公民安全文明狮城行》曾特意提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其中三种电诈手法最为常见——冒充“公检法”、冒充“驻外使领馆官员”、针对留学生父母的“虚拟绑架”。另外,“语音克隆”“AI换脸视频”等电诈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陈国平回忆,几年来,电诈的方式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外表看上去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比如伪造看起来更逼真的官方文件等。”


陈国平介绍,犯罪分子一般会采取“广撒网”的方式一步步锁定海外目标。这个群体远离家乡,并不熟悉最新的电诈骗术,也与亲朋好友有着空间和时间上的隔阂。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了这些因素,与受害人进行心理上的博弈,最终在后者失去抵抗能力时获利。


被骗后自杀的“老人”,唱“白脸”的“警察”

22岁的小茜在2024年12月份赴港办理入学,去年刚本科毕业的她准备念香港大学的直博(直接攻博)项目。小茜一直未听说香港电信诈骗很严重,并且错过了香港大学的上一轮反诈宣传。


到达香港一周左右,小茜还未拿到香港身份证,刚刚办理好当地的电话卡。她在一个周日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入境处的工作人员,称小茜的信息泄漏,并在江苏南京办理了一张手机卡,此号码给很多香港市民发骚扰短信。在小茜表示自己未去过南京,并否认存在这个手机号后,对方开始对小茜进行“恐吓”,说要对她进行限制出入境、以及取消香港身份证的办理。事后,由于小茜配合“立案”,并未收到对方的这两份电子文件。


电话被转接至一个来自南京的号码上,称要给小茜进行立案申请。小茜后来在搜索引擎搜索,此号码确实与江苏南京某公安局号码相同。为了快点“把这个事解决了”,小茜开始在对方的引导下,通过通讯软件WhatsApp与对方沟通,并接受了对方的视频“审讯”。小茜注意到,对方的画面背景有“公安”标识。小茜向界面新闻回忆,这场“审讯”持续了3个小时。“审讯”过程中,对方提到,小茜信息泄漏后的一个银行账户出现在一个涉嫌洗钱活动的犯罪分子家中,她也被牵扯其中。洗钱活动导致17个家庭被骗,甚至一位“老人”被骗后自杀了。


她是从何时开始信任对方的?事后,小茜在社交平台上发现,经历过同样骗局的受害者开始对对方产生信任,很多都始于一个演技逼真的“警察”角色。在针对小茜的脚本里,这个人自称“江警官”,他为了给小茜争取“取保候审”而被他那位严厉的长官“停职3天”。“从此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他这样告诉小茜。


几天后,为了“取保候审”,小茜按照对方的指示,写了3000多字的自清自白书,其中详细介绍了小茜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她还被要求写了道歉信,并向“受害者”家属录了道歉视频。另外,在“江警官”的监督下,小茜以自己要出国交换为由欺骗了父母,凑足了“取保候审”所需的保证金。最终,对方以开始走“取保候审”程序为由,引导小茜进行手机操作,转接走了本应发至小茜手机上的电话、短信、邮箱等信息,并且要求小茜在所谓的“公安网站”上提交个人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小茜银行卡中超150万元港币(约合人民币超140.5万元)不翼而飞。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