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2月17日深夜,来自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的乐琪(化名)通过信息告诉记者,她的弟弟已经从缅甸水沟谷的诈骗园区成功获救。简短的信息中,充满了激动与喜悦。
乐琪表示,她的弟弟在被诈骗团伙押回园区时,看到缅甸军人正在巡逻,于是成功摆脱了看守并向军人求救。获救后,他借用他人的手机向家人报平安。
乐琪随后通过马来西亚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确认,弟弟是获救的马来西亚公民之一。
泰缅联合行动见成效
近年来,缅甸、柬埔寨和老挝成为了电信诈骗团伙的滋生地,许多来自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人被诱拐或被骗到这些国家从事诈骗活动。
中国演员王星被拐事件曝光后,中国政府对缅甸和泰国施压,要求解救中国公民。近期,泰国政府加强了对缅甸边境地区的打击力度,并展开突击行动,成功救出多名中国公民。
借着泰国对诈骗团伙加大打击力度,马来西亚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和电诈受害者家属于2月12日在泰国驻马大使馆前举行和平集会,向泰方提交了40名受害者的资料,寻求协助解救马来西亚公民。
该组织总秘书希桑慕丁表示:“王星事件得到泰国介入后顺利脱身,既然泰国能够迅速行动,也应当帮助解救马来西亚人。”
该组织透露,泰缅联合行动已成功解救了约700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受害者,其中包括数十名马来西亚公民。然而,部分诈骗团伙已经开始转移阵地,藏匿受害者。
一些诈骗团伙已将地点从缅甸妙瓦底转移至距离45分钟车程外的交克山(Kyaukhat)园区,并计划前往泰缅边境的达府(Tak)及泰柬边境的波贝(Poipet)地区。他们将受害者藏匿在更隐蔽的地点,包括酒店和住宅,并继续从事诈骗活动。
公关主任胡杰良透露,部分受害者趁着园区迁移之际,策划逃跑并寻求当地军人的帮助。据了解,已有三名马来西亚受害者成功逃脱。
马来西亚当局应对本地代理人采取行动
除了寻求泰方的帮助,受害者家属也呼吁马来西亚政府正视本国境内的犯罪问题,打击那些诱拐民众的本地代理人。
希桑慕丁表示,诈骗团伙的诱骗手法近年来发生了变化。以前他们通过虚假的高薪招聘广告诱骗受害者,如今则通过本地代理人建立信任关系,诱使受害者前往缅甸。每名成功诱骗的受害者,代理人可赚取超过1万令吉(约3030新元)的佣金。
乐琪透露,她的弟弟就是被一名本地朋友诱骗。弟弟常常光顾新山一家夜店,与诈骗团伙安插在那里的成员建立了信任关系,最终被骗到泰国工作,承诺是高薪工作。
与其他受害者家属沟通后,乐琪得知至少有四名受害者也被同一个代理人诱骗,家属已向警方报案。
尽管马来西亚境内诱骗案件增多,但至今尚未有相关人员被捕或起诉。希桑慕丁对此表示困惑:“这些诈骗行为发生在马来西亚,受害人和犯罪分子都是本地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被起诉?”
他还呼吁,作为今年的亚细安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与其他亚细安国家合作,共同消除诈骗园区。“打击工作必须从上到下进行,不能仅依靠中国。作为亚细安成员国,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平台解决区域内的问题。”
马来西亚与区域国家合作打击跨境犯罪
根据马来西亚媒体的报道,马来西亚驻曼谷大使馆正在与相关方进行协调,准备遣返从缅甸妙瓦底诈骗园区获释的15名马来西亚公民。
马来西亚外交部回应媒体时表示,政府高度关注跨国诈骗案件,作为亚细安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将继续与区域伙伴密切合作,提升技术能力、促进经验和信息共享,共同打击跨国犯罪。马来西亚还将首次主办关于跨国人口贩卖的高级官员会议,进一步增强区域协调能力。
外交部还呼吁所有马来西亚公民保持警惕,谨慎对待虚假招聘信息,若在国外遇到困境,应及时联系马来西亚外交机构寻求帮助。
此外,据报道,截至1月21日,马来西亚政府已经从缅甸解救了114名涉及打工骗局的马来西亚公民,从泰国解救了157名。马来西亚当局目前正与泰缅当局合作,追踪在缅甸的140名和在泰国的14名马来西亚公民。
柬非盈利组织:跨国救援难度高
柬埔寨金边的电诈园区入口被高墙铁丝围住,受害者一旦进入,便很难逃脱。全球反诈骗组织(GASO)自2021年起参与救援工作,并成功从诈骗园区救出700名受害者。
阿曼达(化名),该组织的反人口贩卖顾问,介绍了救援过程的困难。她表示,救援过程中,团伙往往要求赎金才肯释放受害者。不同国家的受害者赎金各异,如越南人需要8000美元(约1700新元),马来西亚人约5000至7000美元,中国人则高达40万元人民币(约7万新元)。有些诈骗团伙甚至在收取赎金后反悔,继续扣押受害者。
阿曼达透露,从接到求助到成功救援,通常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受害者困于柬埔寨,救援速度会更快,通常只需五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