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近期,妙瓦底的局势日益紧张,仿佛陷入了一种“积极的不太平”状态。自中国演员王星获救回国后,中泰两国迅速对妙瓦底展开了一系列执法和打击行动。首先,泰国政府在“王星事件”后迅速出台法律打击电信诈骗,随后对妙瓦底实施了“断电、断网、断油”三大措施。与此同时,中国公安部高官相继前往妙瓦底,紧接着,首批200余名中国籍电诈嫌犯于2月20日被押解回国。
然而,在这一系列振奋人心的行动背后,却传出令人警惕的消息——部分缅甸电诈园区竟然开始使用“星链”上网。
“星链”设备流入东南亚 电诈分子借机钻空子
“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全球可发货,提供全程售后,解决各种网络布局问题。”这是一条由某“飞机群”管理员发布的消息,专门针对星链设备销售。
就在2月20日,也就是200余名中国籍电诈嫌疑人被押解回国的当天,星链公司全球许可与市场激活总监瑞贝卡访问柬埔寨,并与柬埔寨首相洪玛耐会谈。瑞贝卡表示,柬埔寨将成为星链公司2025年优先投资的市场之一,并计划加强与柬政府的合作。
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一旦星链业务正式在柬埔寨落地,将为当地互联网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高速网络体验。作为一项前沿科技,星链通过近地轨道卫星群提供全球范围的高速移动互联网接入,摆脱了地面基础设施的限制,能为网络不稳定、费用昂贵或无网络覆盖的地区提供服务。这意味着,即便身处世界上最偏远的地区,只要有星链设备和电源,就能随时上网。
星链网络的“便利” 如何助长电诈活动?
作为一款高科技互联网设备,星链的费用并不低廉:家庭版每月90美元,房车版和船舶版分别为150美元和250美元,商用版则高达2500美元,设备购买费用为599美元。虽然对普通柬埔寨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对于电诈分子来说,却是九牛一毛。而更关键的是,星链的便捷性和高速连接,恰好解决了电诈分子最核心的痛点——网络和电力问题。
在打击妙瓦底的行动中,泰国政府采取了“断网断电”策略,目的是让电诈分子无法继续作案。然而,有消息人士透露,这些措施对电诈分子来说并非难题。他们可以轻易购置星链设备,再配备小型柴油发电机,即便身处人烟稀少的地区,也能维持网络运作,继续实施犯罪活动。
一名在柬埔寨从事互联网宽带业务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相较于传统网络,星链的使用更加简单快捷。传统网络需要拉光纤、安装交换机、设定IP地址,而电诈分子通常会利用云服务伪装IP地址,让其看起来像是国内访问。然而,传统网络的缺点在于,光纤一旦受损,整个网络就会中断,维修和排查也较为繁琐。而星链则完全规避了这一问题。
另一位知情人士则透露,在此前打击缅北电诈犯罪时,许多电诈分子逃往万海、当阳等地继续作案,他们使用的正是星链设备。即便这些地方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但对电诈分子而言根本不是问题,他们只需配备星链和发电机,就能继续运作。
执法难度加大 星链成电诈分子“帮凶”?
央视新闻此前曾报道,中国首批关注缅甸电诈问题的专家鲍志鹏曾表示,在缅北断网的情况下,一些电诈犯罪集团通过星链维持网络运营,并在打击力度加大后,向缅甸万海、当阳、妙瓦底等地区转移,继续诱骗国内人员参与电诈犯罪。
事实上,星链的核心优势正是它的“独立性”——无需依赖地面网络,用户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规避当地政府的互联网监管和追踪。更严重的是,电诈分子可以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不经过本地电信运营商,使得执法机构难以追踪其真实位置,大幅增加了打击难度。
如何应对“科技”被滥用?
星链的技术本质上是为改善全球互联网接入而设计的,但在监管漏洞的情况下,却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在东南亚地区加大对星链设备的监管,防止其被用于违法犯罪,已成为相关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各国执法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堵住技术被滥用的漏洞,防止电诈分子借助新技术逃避打击。
面对日益升级的电诈犯罪,科技既能成为打击犯罪的利器,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如何在发展科技与维护社会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仍是各国政府和执法机构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