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中國雜交水稻在菲蓬勃發展 助力提升糧食安全贏得信任
2025-2-24 00:58
菲律宾商报
383

本報訊:據新華社消息,每天,98歲的梅倫西奧·馬涅戈(Melencio Maniego)都會行走在他16公頃稻田間的狹窄土埂上,檢查他的莊稼。

“我種植中國雜交水稻已經超過十年了,”這位菲律濱農民說道,目光掃過被稱為“菲律濱糧倉”的中呂宋地區那一片片綠黃相間的稻田。

在東南亞國家菲律濱,大米是主食,而中國雜交水稻因其高產、抗病和抗強風的特性,贏得了當地農民的信任。“我們相信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專業知識,”馬涅戈說。

馬涅戈是塔拉克省維多利亞鎮最早種植隆平高科(Longping High-tech)雜交水稻的農民之一。隆平高科是一家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命名的中國農業公司。

“自從使用中國雜交水稻後,我的產量增加了30%以上,”他豎起大拇指說道。

作為2024年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濱面臨著提高國內生產的壓力。“中菲兩國在農業合作方面潛力巨大,”隆平高科菲律濱研發中心主任郭小波表示。

郭小波在菲律濱工作了近十年,他的團隊專注於開發高產、抗病的水稻品種。該中心在蕊描伊絲夏省(Nueva Ecija)擁有200畝(約13.3公頃)試驗田,這裡也是菲中農業技術中心(PhilSCAT)的所在地。

在菲中農業技術中心大廳內,一幅壁畫描繪了兩隻鴿子飛向灑落的稻穀。附近的銅牌以菲律濱語和中文標註,強調該中心是雙邊合作的象徵。

約翰·戴維森(John Davidson)在2018年成為隆平高科的技術員之前,曾在菲中農業技術中心接受培訓。

“我在那裡學習了現代農業技術,中國專家們也樂於分享他們的知識,”這位34歲的菲律濱人說道。

戴維森表示,雜交水稻穩步提高了產量,增強了糧食安全,也改善了農民的生活。

“我希望雙邊農業合作能持續下去,這為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說。

2月初,菲律濱宣布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以降低大米價格。“這一緊急狀態的宣布使我們能夠釋放國家糧食局持有的緩衝庫存,以穩定價格,並確保數百萬菲律濱人的主食——大米,能夠繼續供應給消費者,”農業部長弗朗西斯科·張——劉禮(Francisco Tiu Laure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在馬涅戈的農場,產量的增加也讓他的工人們獲得了更高的工資。

“多虧了中國雜交水稻,我相信豐收很快就會到來,”馬涅戈說。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