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赵觉珵 迟静怡】在全球经贸面临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地走出去,寻找可以合作的力量。《环球时报》记者获悉,24日,中国贸促会组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赴德国巴登-符滕堡州、巴伐利亚州等地,开展为期3天的经贸交流活动,推动两国工商界加强沟通交往,深化务实合作。
据悉,上述代表团由中国中车、中信集团、通用技术集团等近30家企业和行业协会组成,涉及金融、交通运输、汽车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物流智能装备、能源矿产、信息通讯、新能源、医药健康等行业。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将率中方企业家与巴登-符滕堡州政府、巴伐利亚州政府负责人,以及博世、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瓦克化学等德国企业负责人开展广泛深入交流,出席中德经贸合作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
有中国媒体披露称,此次出海经贸交流重点将聚焦在汽车领域。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方此行将要接触的企业不仅包括宝马、奔驰等制造商,还包括博世等在汽车产业链中占有关键位置的企业;中国企业始终希望与各国加强合作,以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宣布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后,还威胁将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以德国企业为代表的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特朗普声称的25%税率是当前欧洲向美国出口汽车关税税率的10倍。
德国是对美汽车出口量最高的欧盟国家,美国政府可能的关税措施对汽车产业链造成的影响引发德国业界担忧。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表声明称,关税是错误的谈判工具,对欧盟汽车征收更高关税将损害欧美双方利益,孤立主义只会造成双输。“全球贸易冲突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风险,汽车产业关税引发的影响将波及整个产业链,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大负担。”
根据媒体披露的中方企业代表团名单,除了汽车领域企业外,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下先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轻舟智航、山东祝之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也在其中。
公开报道显示,这是近半年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第二次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德国。据中国贸促会网站和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此前发布的信息,去年9月,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曾访问德国并与西门子公司、克诺尔集团、宝马集团等企业负责人会面。在这次访德行程前,中国贸促会还组织中国企业家代表访问了南非、哈萨克斯坦。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德、中欧彼此之间是重要的经贸伙伴,尤其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上,中德合作非常密切。虽然近年来,欧盟或德国内部一些政策出现变化,但双方在产业、科技、供应链等领域的合作是“脱不开”的,宝马、大众、巴斯夫等企业依然在坚持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并加大对华投资。
丁纯分析说,随着特朗普上台以及全球政治经贸格局的变化,通过企业代表团的访问增加双边合作,是符合中德、中欧共同利益的,双方能够成为更加可靠的供应链伙伴。“虽然中德之间的想法与立场并不完全一样,但可以加强相互沟通和了解,做到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