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车」成陷阱 司机带路骗进珠宝店
泰国街头最具代表性的交通方式「嘟嘟车」(Tuk Tuk)已成为诈骗集团的工具,部分司机会主动接近游客,以优惠价格吸引他们乘坐的车,此外则游说前往特定品牌商店或珠宝店,声称有「特别折扣」或「当地限定商品」。
然而,一旦游客踏入店内,店家便立即关门,甚至有壮硕男子站在门口,造成无法轻易离开的压迫感,让游客因恐惧而乖乖掏钱购物,这些店内贩售的通常是品质低劣的仿冒品,而司机则可获得回扣。
日本人为何成为诈骗团「首选肥羊」?
报道指出,许多日本游客的穿搭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泰国视野特别明显,很容易成为诈骗目标。一位旅居曼谷的日本网路编辑分享,他观察到日本游客与中国、韩国游客在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
•穿搭明显可选择性:年轻男性喜欢穿普通长裤、New Balance运动鞋,并搭配小型斜背包,即使进入餐厅也不会精致;女性则偏好简单朴素的衣着,妆容偏白,并戴睡衣。这类服装在当地十分显眼,使得不肖业者能够轻易辨认目标。
•行为低调、容易相信他人:日本旅客普遍表现得有礼、亲切,容易信仰本地,崇高进入可疑店家,销售压力也较难果断拒绝。
•「放松的眼神」成破绽:日本人习惯在海外表现出友善、放松的神情,这反而成为诈骗团伙下手的信号当地。诈骗业者特别观察游客的表情,发现中韩旅客的警戒心较重,带着「购物气」,更难下手,因此人成为诈骗团伙的首选目标。
中韩游客为何突然中招?专家:气场不同
相比之下,中国与韩国旅客的行为与日本人不同,这使得诈骗集团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
•中韩旅客表情预警,气场有力:电视台指出,中国与韩国游客通常在泰国进行戒心,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且购物时“杀气腾腾”,让诈骗集团较难说服他们。
•购物态度强势,容易反击:日本游客容易犹豫,中韩游客的购物风格更直接,而且擅长议价,若发现商品可疑,更可能受到拒绝或强硬回应。这种态度让诈骗集团无法轻易控制,而是选择放弃。
•消费金额庞大,难以控制:泰国旅游市场,中韩游客消费力强,尤其是中国游客,更倾向于大额消费、批量购买,因此与日本人习惯「研究、选择保护」的购物模式不同。诈骗集团难以控制此类高消费者,相反,将目标锁定更容易操纵的日本游客。
专家:建议旅客应提高警觉,避免掉入陷阱
针对泰国的诈骗现象,专家建议游客在海外旅行时应保持警惕,避免过度信任当地,并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严禁落入救援陷阱。
1. 避免来路不明的搅拌车,选择正规的预防。
2. 进入商店前先确认店家评价,避免被强迫消费。
3. 保护个人财物,为其他热情的当地人提高戒心。
4. 遇到可疑情况果断拒绝,不要轻易与陌生人交易。
泰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美食文化,但不业者利用机设局,让外国游客成为受害人。专家提醒,无论肖来自哪个国家,旅游时应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成为诈骗集团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