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被废弃的建筑,不少园区纷纷开始“改行”,开启了新的生存模式。据悉,位于妙瓦底水沟谷的“亚太国际”集团的部分区域,已经被改造为大型养鸡场,尝试采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苏奇督此前的言论——他曾放话要把妙瓦底打造成缅东的经济中心。而如今,这片曾经的电诈温床,是否真的在经历一场彻底的产业转型?
曾是东南亚电诈“心脏”的妙瓦底,如今何去何从?
依托缅甸克伦邦与泰国接壤的地理优势,妙瓦底一度成为东南亚电诈产业的核心据点。这里盘踞着亚太城、KK园区等多个诈骗窝点,巅峰时期曾容纳超过10万人从事电诈犯罪,每年通过虚假投资、网贷骗局等手段,从全球受害者手中骗取数十亿美元。
然而,2025年初,中泰缅三国联手展开精准打击,采取了“断网、断电、断油”的“三断”措施。泰国切断了边境油料供应,缅甸军方配合展开清查,加上中国的卫星监测和情报共享,迅速锁定目标,短短一个月内,已成功遣返2876名中国籍涉诈人员。
根据中国卫星夜间监测数据显示,妙瓦底园区的光亮度比高峰时期骤降90%,曾经繁华的“不夜城”顷刻间陷入死寂。
泰缅联合重拳出击,彻底撼动了妙瓦底的电诈根基。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妙瓦底的黑色经济就此终结?
“电诈科技园”变“养鸡场”?转型真的成功了吗?
随着电诈集团的崩溃,不少曾经的诈骗窝点被迫转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妙瓦底水沟谷的“亚太国际”园区。
消息称,该集团的特许经营权已被缅甸克伦边防军(BGF)取消,所有涉诈员工被驱逐,而部分空置的建筑被重新利用,摇身一变成了大型养鸡场。
克伦边防军发言人梭貌少校表示,该区域的改造计划旨在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创造经济收入。改建养鸡场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建筑资源,同时也为妙瓦底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这片土地不该继续沉沦,如果可以用它来帮助当地居民实现经济独立,那就是最好的结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园区的基础设施正在被重新调整:
一位在养鸡场工作的当地女性表示,自己正在这里学习养殖技术,并能够赚取收入寄回家中。未来,她计划利用赚来的钱投资更多生计项目,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妙瓦底的“产业转型”是否只是表面文章?
妙瓦底水沟谷改造养鸡场的现象,只是整个泰缅边境电诈园区变迁的冰山一角。目前,中泰缅三国联合打击行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先后遣返了超过5200名涉诈人员。然而,泰国警方透露,泰缅边境仍有约5万至10万人从事电诈活动,他们已分散至妙瓦底周边多个园区,并正在向柬埔寨波贝等监管薄弱地区转移。
更值得警惕的是,电诈犯罪与当地武装势力的利益高度绑定。
克伦邦长期以来依赖灰色经济,电诈产业曾是地方武装最重要的资金来源,甚至比毒品、非法矿产更具稳定性和高利润。如今改造养鸡场的微薄利润,远不足以填补这些资金缺口。如果没有足够的替代产业扶持,电诈犯罪很可能换一种方式卷土重来。
如何彻底铲除东南亚电诈网络?
面对东南亚地区盘根错节的电诈网络,仅靠“断网、断电、断油”这种战术打击,远远不足以彻底根除问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指出,必须通过“海外平安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才能彻底消除电诈温床。这意味着,除了执法打击之外,还需要长期的产业调整、经济扶持和国际合作。
未来的重点治理方向可能包括:
妙瓦底真的能迎来“重生”吗?
如今的妙瓦底,表面上正向着“经济中心”转型,但背后的电诈余毒仍未完全清除。
养鸡场能否成为当地经济复苏的象征?还是只是电诈集团的一场短暂避风?
未来,这片土地究竟会彻底改头换面,还是继续在黑色经济的阴影下沉浮,仍然需要国际社会持续关注和共同努力。是否真的完成了彻底转型,还需时间检验,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