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菲律宾国家调查局(NBI)局长海梅·仙爹戈(Jaime Santiago)周一透露,该机构已对至少20名涉嫌传播假新闻的人员展开调查,并追查是否有人在幕后提供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菲律宾人权委员会(CHR)对此行动表示关注,并提醒执法机构应慎重处理,以避免侵犯言论自由。
仙爹戈在司法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期菲律宾网络上出现大量相似主题的假新闻,国家调查局正在深入研究这些内容的来源,并调查是否有人策划并资助这些博主发布虚假信息。
他透露,国家调查局已与信息通信技术部(DICT)及国家电信署(NTC)展开合作,掌握了一批主要嫌疑人,并确认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活跃,涉及的内容疑似与当前的政治局势有关。
“我们发现,这些假新闻的主题高度一致,似乎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在煽动舆论,我们正在调查谁在背后推动。”仙爹戈说道。
当被问及这些内容是否与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有关时,他回应:“我们正在全面调查,包括针对政府官员的抹黑,以及各种未经证实的报道。”
尽管强调打击虚假信息的重要性,仙爹戈表示,国家调查局尊重言论自由,但若内容涉及煽动叛乱或诽谤,将依法追究责任。
仙爹戈还透露,对于身处海外的菲律宾视频博主,菲律宾政府可能寻求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的协助,以促成引渡。
“如果这些人违反了菲律宾法律,我们可以正式请求国际刑警介入,将他们带回国内接受调查。”仙爹戈说道。
不过,人权组织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政府打击虚假信息的做法可能导致言论自由受到威胁。
人权观察组织(HRW)菲律宾资深研究员卡洛斯·孔德(Carlos Conde)警告称,政府必须在打击虚假信息与保障言论自由之间保持平衡,否则可能会侵犯基本人权。
“菲律宾政府正站在一条极为危险的界线上。”孔德表示,“无论是菲律宾国内还是海外的公民,他们的言论应在法律框架内受到保护。政府不能仅因为不喜欢某些人的言论,就对他们采取法律行动。”
他补充说,政府应避免以“打击假新闻”为由,对政治异见人士进行打压,并强调即使在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也有大量关于假新闻的争议性事件。
人权委员会(CHR)也发表声明,提醒政府,言论自由虽非绝对,但政府对言论内容的干预若涉及内容审查,将可能违反菲律宾宪法第III条第4款的保障。
在调查过程中,国家调查局还考虑对部分涉案人员提出更严重的指控,包括“煽动叛乱”与“逃税”。
“在某些司法管辖区,例如美国,诽谤属于民事案件,但在菲律宾则是刑事犯罪。此外,这些网红是否依法缴税,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仙爹戈说道。
他解释,若调查发现这些博主煽动暴力或煽动叛乱,菲律宾政府有权对他们提起刑事诉讼,而逃税问题也可能成为他们面临的另一项指控。
近年来,菲律宾网络空间假新闻问题愈演愈烈,特别是在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ICC)逮捕后,相关虚假信息的数量急剧上升。
根据菲律宾事实核查联盟Tsek.ph的数据显示,杜特尔特被捕后,社交媒体上关于此事件的不实报道激增,其中部分内容甚至对政府官员进行恶意抹黑。
值得注意的是,现任总统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关系近年来趋于紧张。在2022年大选期间,小马科斯与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曾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获益,而如今,政府加大对网络内容的监管,正值两大家族关系微妙之际。
随着政府加强打击虚假信息的力度,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言论自由之间取得平衡,仍是菲律宾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