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因涉嫌破坏珊瑚生态系统,备受关注的中国援建“萨马尔岛-纳卯市大桥”项目近日遭遇重大阻力。多家菲律宾环保团体与海洋科学界人士联合向大理院提出请愿,要求对该工程发布“自然保护令”,并暂停一切相关施工。
请愿书由Ecoteneo、永续发展介入组织(IDIS)、永续纳卯运动(SDM)以及Dyesabel菲律宾共同提交,称施工已对萨马尔岛的天堂礁与纳卯市的希顺海洋保护区造成严重且无法逆转的破坏。这两处区域皆属关键珊瑚生态系统,具高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价值。
据请愿方指出,目前工程活动如驳船停靠、海底钻探及重型设备作业,已对珊瑚礁结构和海洋生物栖息地造成不可逆损害。他们引用多项法律条文,包括《国家综合保护区系统法》(第11038号)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法》(第9147号),强调该工程已违反多项环境保护法规及宪法赋予人民的健康生态权利。
该工程为一座全长4公里、净高达47米的四线道大桥,原定连接萨马尔岛与纳卯市,由中国政府提供官方发展援助,预算总额高达235亿披索,项目合同最初签署于杜特地任内,并由中国路桥工程公司担任承建单位。
请愿书的被告方不仅包括项目主责单位——菲律宾公共工程和高速公路部(DPWH)与环境与自然资源部(DENR),还涵盖桥梁所跨区域的生态保护管理委员会及项目执行单位中国路桥公司。
Ecoteneo执行主任卡梅拉·玛丽·仙道斯表示:“我们已经尝试与地方及国家政府多次沟通未果,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大理院干预,这是我们的最后手段。”
环保人士及其法律代表强调,桥梁建设还可能增加极端气候下的自然灾害风险,例如风暴潮及山体滑坡,同时影响地下水系统和近海渔业资源,甚至对当地依赖海洋生态的生计与旅游业造成冲击。
知名环保法律顾问托尼·拉维尼亚(Tony La Viña)指出:“这项开发不仅威胁生态完整性,更破坏了菲律宾人民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权利。”
尽管争议不断,公共工程部仍坚持项目意义重大,并称目标是在马科斯总统任期内完成建设。该部尚未就请愿内容作出公开回应。
目前,大理院正对请愿书内容进行初步审查,是否颁布临时环境保护令,将成为该工程能否继续推进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