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菲律宾外长马纳罗与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温斯顿·彼得斯在马尼拉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菲律宾与新西兰签署《相互后勤支持协议》(MLSA)。
4月底,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和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他们准备在2024年底前签署这份文件。但双方显然在加快军事领域的合作,马尼拉和惠灵顿达成将加快签署《访问部队地位协定》(SOVFA)的共识也证实了这一点。菲律宾已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了此类协议,并正与日本拟定类似文件。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盟中心专家、东方学学者亚罗斯拉夫·扎哈里耶夫认为,新西兰出现在这份清单中并非偶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菲律宾和新西兰加强军事关系,对地区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上周末,中国提醒东盟伙伴注意,南海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该地区之外。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在老挝万象出席东亚合作系列高官会后,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指出。他强调,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势力从地缘政治目的出发,操弄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推进在南海军事部署和行动,挑唆激化涉海分歧和矛盾,损害沿岸国正当权益。
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抱守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搞封闭排他的“俱乐部”,真正目的是把一个个“小圈子”融合成亚太版“北约”,从而维持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地位。
本月早些时候,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安全会议上,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空军中将景建锋强调,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抱守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搞封闭排他的“俱乐部”,真正目的是把一个个“小圈子”融合成亚太版“北约”,从而维持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地位。
在北约华盛顿峰会前,新西兰作为美国在“五眼”情报联盟中的合作伙伴,正快速加入另一个由菲律宾、日本和澳大利亚参与的军事集团,这难道不是将这两种模式结合成“亚太版”北约吗?预计,受邀的国家将有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