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日本媒体《读卖新闻》近日披露,日本政府已与菲律宾达成协议,将向马尼拉出口6艘退役的“阿武隈级”护卫舰(Abukuma-class),以增强菲律宾海军在南海地区对抗中国海军的能力。这将是日本首次出口此类具备战斗力的军舰,标志着日本在区域安全战略中更深层次的介入。
据报道,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与菲律宾防长吉尔伯托·特奥多罗在今年6月的新加坡会晤中,确认了这项军舰出口安排。这批护卫舰原由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服役时间超过30年,主要用于反潜与海上巡逻任务,排水量为2,550吨。
这6艘舰艇原计划因人力短缺而逐步退役,但目前东京方面正加速将其“脱武装”后出口至菲律宾。相关改装工作可能包括拆除部分具攻击性的武器系统,以符合日本《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限制,并确保输出合规。
菲律宾军方将在今年夏天前往日本,对舰只的火炮与设备状况进行检验。消息指出,这是为了让这些战舰尽快加入菲律宾海军现有舰队,加强其对南海特别是“西菲律宾海”方向的巡逻与防卫。
菲律宾目前正积极推动海军现代化,已从韩国引进导弹护卫舰、从以色列采购高速导弹巡逻艇,与美英等国购入或接受捐赠的老旧舰艇共同组成海上力量。但与中国庞大的舰队相比,仍属弱势。据《2025年全球军力平衡》数据,中国现役的主力水面战舰高达102艘,而菲律宾仅拥有2艘护卫舰。
专家指出,此次军舰出口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一方面可提升日菲两国在南海的军事协作水平,另一方面也被视为日本对中国海上扩张的间接回应。两国此前已签署《部队互通协议》(ACSA)和《安全情报共享协议》,并启动联合军演。
当前,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中国海警与解放军舰艇频繁在有争议水域出现,引发菲律宾国内强烈反弹,并多次向国际社会求援。日本此举或将进一步激化区域安全竞争,外界担忧南海或成为中日菲多方博弈的新焦点。
有分析认为,随着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强化,以及日本逐步放宽军备出口限制,其“准军事大国”的身份愈加清晰。菲律宾则借助此类合作,强化与中方对峙中的“联盟依靠”,以弥补其在军力上的巨大差距。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批军舰虽具实战能力,但使用年限已久,加上菲律宾自身的海军维保能力有限,未来能否形成稳定作战力量仍存疑。同时,中国方面是否会就此作出强烈反应,也将成为区域观察重点。
可以确定的是,南海不再只是海上资源争夺战,更正成为区域安全格局重塑的前线。随着日本实质性介入、菲律宾加速军备,以及中国持续推进海上活动,冲突风险恐将进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