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防分析師上週末表示,在華府呼籲亞洲盟友將國防支出提升至西方軍事聯盟標準後,美國很可能施壓菲律濱將至少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用於軍事開支。但經濟學家警告,由於預算限制與國內其他優先事項,這個東南亞國家恐難達標。
目前於喬治城大學攻讀安全研究的國防經濟學家羅西奧·薩列·加杜拉(Rocio Salle Gatdula)透過臉書Messenger指出:“美國已表明北約新標準應為盟國國防支出設立‘全球基準’,近期聲明更明確點名亞洲盟友。”五角大廈6月下旬呼籲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此舉延續特朗普政府推動盟友強化自主防禦能力的政策,強調需與區域夥伴分擔軍事開支的經濟負擔。
北約領袖上個月承諾,將在2035年前把國防支出提高至5%的基準,以回應特朗普要求增加集體軍事支出的呼籲。
加杜拉表示:“目前5%的目標在經濟上不可行。”她指出馬尼拉2023年軍事支出僅佔GDP的1.25%,“遠低於安全專家建議的2%門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數據,菲律濱2025年名目GDP估達4,975億美元(27.9兆披索),若達5%國防支出標準,意味軍事資金至少需249億美元(1.4兆披索)。
馬尼拉地緣政治風險公司Amador Research Services執行長胡里奧·阿馬多爾三世(Julio S. Amador III)透過Viber訊息表示,華府在施壓馬尼拉承諾5%軍事支出前,應權衡現有防務安排。他補充,鑒於菲律濱在美國印太布局的戰略地位,美軍駐菲基地的成本分攤應納入考量。
總統小馬科斯2023年依據《加強防務合作協議》,再開放4處軍事基地供美軍使用,加上2016年已開放的5處,總計達9處。
經濟顧問公司Oikonomia Advisory and Research經濟師雷尼爾·馬特·埃雷塞(Reinielle Matt M. Erece)透過Viber指出,配合美國增加國防支出的要求,可能迫使菲律濱開徵新稅、舉借更多債務或削減其他國內優先預算。專業服務公司Reyes Tacandong & Co。資深顧問喬納森·拉維拉斯(Jonathan L. Ravelas)建議,若欲達5%標準,政府應改善稅收徵管,並考慮透過公私合夥制擴充國防支出能力,緩解預算壓力。
加杜拉補充,政府可尋求多邊防務基金或夥伴關係作為財源。但阿馬多爾提出1987年憲法限制,明定教育應佔國家預算最大宗:“任何增加國防支出的要求,都須考量我國憲法規定其他支出不得高於教育。”
加杜拉表示,菲政府應藉此推動海空軍現代化,關鍵優先項目包括採購多功能戰機與先進戰艦(如飛彈護衛艦與巡防艦),以建立可信防禦態勢並強化南海存在。阿馬多爾則建議,菲律濱應同時加強網路防禦、反飛彈系統與“不對稱”作戰能力。
菲律濱已啟動350億美元(2兆披索)軍事現代化計畫,未來十年將採購先進艦艇、戰機與飛彈系統,抗衡中國在區域的軍事擴張。馬尼拉智庫“國際發展與安全合作”創辦主席切斯特·卡巴爾薩(Chester B. Cabalza)透過臉書表示:“菲國防支出增長主因包括推動軍隊現代化、建立自主防禦態勢與發展國防工業。為守護亞洲最長海岸線,亟需更新陸海空三軍裝備。”
阿馬多爾指出,若馬尼拉提高國防支出,中國可能抗議:“但這不應阻止菲律濱與戰略夥伴保護國家利益,即便只是適度增加開支。”
加杜拉補充:“北京可能將菲國重大國防建設(特別是提升海事、空防與監偵能力)視為對南海強勢行動的直接回應,恐導致中方在爭議礁灘加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