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旅游优势弱化,服务品质下跌,日本担忧中国“回头客”减少
2025-7-17 07:19
环球报
469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环球时报记者 杨沙沙】“日本可以不用再去了”,日本《东洋经济》近日以此为题刊发报道,表露出担忧。报道称,年收入超1500万元人民币的中国富裕人群称不再喜爱日本,认为日本旅游的品质现在已经大幅下降。对于日媒关注的中国游客的新变化,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旅游业竞争格局来讲,中国内地景点这些年有了很大提升,而中国周边的多个旅游目的地也日趋成熟,对日本形成冲击。“随着国内人均消费能力提升以及消费分层后,欧洲、北美、非洲以及传统的东南亚市场,都是对中国游客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他们正远离日本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6月18日发布的统计,今年5月份赴日海外游客数量达到369.33万人,创下5月游客最高纪录,同比增加21.5%。其中印度游客创下单月新高,而中国、韩国和美国等21个客源国和地区也都创下5月份的入境最高纪录。

日媒报道,在所有入境游客中,日本政府最为重视的是“高附加值游客”。观光厅对其解释为,在每次旅行中的消费金额较高,且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意愿通过旅行中的各种体验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和自然,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并获得灵感。换言之,日本最想吸引的是具有文化素养、渴望深入体验日本的富裕阶层。

然而,现实情况并没有符合日本政府的设想。《东洋经济》撰稿人本身为服务中国富裕阶层的商务咨询顾问,自2014年起研究入境旅游,每周会采访两次赴日游客。通过采访,文章作者总结出一个趋势——日本政府视为理想人群的“高收入、高学历、高消费”中国游客(多次访问日本),正在逐渐远离日本。目前虽然游客数量并未减少,但大多为初次赴日旅行人群。

“日经中文网”此前报道称,2024年访日游客整体的人均消费额为22.7万日元,中国大陆游客的人均消费额为27.7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只比平均数略高,远不及英国(38.3万日元)以及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的游客。另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为21.28万日元,当时外国游客人均消费为15.9万日元。

难以接住“泼天富贵”

《东洋经济》报道中采访的一位中国富裕阶层女性表示,曾经非常热衷来日本旅游,每年至少会来5次。在她看来,日本旅游的品质现在已经大幅下降。比如,高级酒店或奢侈品牌的店员忙于应付基本事务,连眼神交流都很少,出错了也不以为然,令人失望;参观寺庙时,纪念品千篇一律,没什么值得购买的;餐厅越来越难订,而且很多地方只注重菜品外观,味道却很普通。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近些年也感受到,海外游客大量涌入后,日本旅游品质确实在下降,很多景区难以接住这“泼天富贵”。在今年春天前往轻井泽和箱根时,记者遭遇严重的交通拥堵。尽管不是周末,也不是假期,但因路上车流量过大,原本二三十分钟的车程足足用了一个小时。还有朋友在记者的推荐下去了青森的奥入濑溪流徒步,回来却抱怨称,溪流旁窄窄的步道上都是人。关东的镰仓和关西的京都在日本被视为这两年来“旅游公害”的代表,此前日本民众常常会去这两个古都赏花观叶,去年很多人觉得过于喧闹而改去其他地方。

此外,日本不断下滑的服务质量,也导致近几年中国“回头客”在不断减少。记者今年在箱根预订酒店,酒店价格很高,但从前台办理手续开始,就感受到服务人员态度冷漠,酒店提供的餐食也非常敷衍。甚至还出现西方客人直接插队让服务员帮忙拿水果的状况,让周围很多游客非常不满。相比之下,轻井泽的会员制酒店因为接待量小,且绝大多数是对服务“很挑剔”的日本客人,因此依然保持着日本服务业引以为傲的高水准“待客之道”。

三个因素

《东洋经济》报道称,随着中国政府和旅游界投入大量资源打造融合“自然、文化与基础设施”的优质旅游地,中国游客在国内增加了更多选择。不仅如此,东南亚和中东国家也对中国游客放宽签证政策,并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吸引大量游客。此外,还有一直受中国游客喜爱的欧洲和近来吸引力大增的非洲,都在展示各自的魅力。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最新调查,中国富裕阶层心仪的旅游目的地依次是:马尔代夫、法国、新加坡、迪拜、瑞士,日本只排在第六位。

对于日媒所说的中国“高附加值游客”,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需求侧来讲,近些年中国消费市场分层明显,高净值群体以及消费回归理性群体增长较快。高净值出境游群体热衷选择远途、差异化、稀缺性、细分主题的小众目的地。日本一二十年前,可能算一个小众目的地,但现在日本的机票、酒店、餐饮等价格都被打下来,签证也都很容易获取,日本已不再是高附加值人群首选。

从供给侧来讲,王笑宇认为,入境游客爆炸式增长后,日本的服务质量、产品供给、基础设施等都达到接待极限,导致游客体验很差。“我们以前去日本,能静静地欣赏日本的清幽静寂,但今天游客挤满奈良、京都等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哪都人头攒动,这种消费场景吸引不了有更多选项的中国游客群体。”王笑宇称。

在长期宣传中,日本对外国游客主要宣介三大吸引力——文化延续性、高品质精细化服务以及有温度有故事的街区景点,“但上述特点现在已经难以保持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王笑宇称。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