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清迈钞票雨背后:中国人形象正被悄悄消费
2025-7-19 17:08
头条新闻
3752
 伯乐头条特约作者——锦绣心语

2025年7月18日,泰国清迈街头,一场ATM争执突变“钞票雨”。

警方当场缴获260万泰铢,三人落网,其中两人是中国籍男子,现场视频迅速在社交平台刷屏。


但这场闹剧背后,隐藏的是一条中国电诈集团在东南亚早已成形的洗钱流水线。

中国人主导的“标准化”洗钱套路

近年来,泰国警方屡破电诈洗钱案,模式惊人一致:

•   中国籍主谋远程操控
•   本地人或外籍华人担任“提款马仔”
•   非法资金多源于博彩、电诈
•   通过ATM提取、转账漂白资金

这是一条低风险、高效率的灰产通道,却正侵蚀着泰国的治安与金融系统,也让“中国人”成为敏感关键词。


电诈=中国人?标签正在悄然成型

不少“马仔”自称被骗上船、不知情,但外界不关心过程,只看结果。

一旦出事,评论区总是那句——又是中国人!

这种标签化的舆论环境,令无辜的普通华人付出沉重代价:

签证更难办、房子难租、就业受限、合作项目被拖。

灰产侵蚀下的代价:中国人海外信誉正被透支

洗钱、电诈、高利贷交织成网,一套“以中国人为主导”的黑金体系,正将东南亚拖入灰色深渊。

受害的,不只是被卷入的个体,更是整个在外中国群体的信誉与形象。

怀疑和警惕不再只存在于警局,而是渗透到出租屋、银行柜台,甚至简历投递后的沉默回应。

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经历“钞票雨”,但越来越多人在为他人的罪行买单。


清算不再是口号:泰国已不是洗钱避风港,中国人必须自我止损

面对愈演愈烈的黑产问题,泰国警方已启动高密度、高频率的反诈打击行动,掀起东南亚史上最严厉的反诈风暴。

抓人只是表象,真正的分水岭是——中国人是否愿意主动切割这条灰色产业链,守住底线。

继续沉默,就是默认共谋。
继续侥幸,就是自毁前路。

少数人的贪婪,正在消耗整个华人群体的尊严与未来。
在海外生存与发展的路上,信誉才是唯一真正的通行证。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