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国际观察丨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共赢未来
2025-7-19 20:08
环球报
328

新华社北京/吉隆坡7月19日电 题: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共赢未来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王嘉伟 林昊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上,不少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展示了与东南亚国家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深度合作的亮点。在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提升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为各方开辟合作共赢新路径。

观察人士认为,东南亚地区产业链联通性与投资便利度持续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从“产品输出”转向“产业链协同出海”的过程中,以属地化生产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更以技术迁移、产业共建,推动东南亚汽车产业发展。

“延链”恰逢其时

近年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续释放经贸红利,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看到东盟国家在政策支持及产供链上的优势,将之视为产业链“出海”“延链”目的地。

本届链博会上,不少参会代表表示,东南亚国家纷纷打造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升级供应链建设和管理水平,吸引中国及其他地区企业落户。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谢锦发在链博会期间表示,中国具备强大的创新实力,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的全面完成,中国与东盟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领域进一步拓展互利合作。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秘书长纳立·特萨提拉沙介绍,泰国5G网络发达,拥有不断扩大的数据中心以及强大物流能力,再加上供应链网络强大、法律法规环境友好,是东南亚区域工业投资中心。

泰国安美德集团主席邱威功告诉记者,泰国安美德工业园有650家汽车供应链配套工厂,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提供了理想环境。

新加坡大华银行中国执行董事辛韬介绍,东盟国家近年来采取措施优化产供链环境,如新加坡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可塑性,越南采取简化通关程序、降低关税等措施支持跨境电商发展,马来西亚鼓励企业应用智能制造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上汽和奇瑞等中国车企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近期对记者说,东南亚地区凭借在政策、市场、供应链和地理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当地建厂、采购、销售。

“链接”市场潜力

当前,东南亚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最集中地区之一和新能源汽车重要目标市场。许海东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强,近年来出口一直保持高增长。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市场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从全球汽车产业链的贸易中转地变为终端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新机遇。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学者李佩敏估算,到2030年,东南亚地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达4.72亿人,为企业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潜在市场。

国际咨询公司安永-博智隆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电动汽车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预计到2035年,这些市场电动汽车销售总额将从2021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800亿至1000亿美元。

为了使产业链配套更好落地东南亚,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转变策略,推动“在地化生产”,快速响应区域市场差异化需求,推动海外销售持续增长。

长城汽车马来西亚合作KD工厂已实现首款产品哈弗H6组装下线。比亚迪泰国工厂去年7月投产,涵盖冲压、涂装、焊接和总装全流程。上汽通用五菱全球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今年5月在印尼工厂下线。吉利旗下EX5电动汽车在印尼工厂完成试生产……产业链落地生根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有效贴合东南亚市场需求、降低成本,从而在当地市场热销。

印尼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印尼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67%,中国汽车品牌占据销量的九成以上。业内人士指出,品牌多样化和本地化生产的推进是推动销量攀升的主要因素。

泰国汽车协会统计显示,中国品牌在泰国电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去年电动汽车销量前五名中有四家来自中国。

长城汽车马来西亚董事总经理崔安棋说,截至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本地组装生产的哈弗H6销量已跻身马来西亚混动SUV市场第二名。

亚洲电动汽车协会联合会主席、菲律宾电动车协会会长埃德蒙·阿拉加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电池创新、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等方面领先,东盟国家民众对环保出行需求日益增长,两个市场彼此契合,互补性强。

“链通”产业生态

当前,东南亚正逐步成为拥有产业集聚潜力的前沿阵地。中国新能源车企已实现技术创新、产业链配套、人才培养、高效管理等全产业链输出,为推动当地汽车产业发展,共建产业生态持续产生积极效益。

许海东认为,在汽车行业开启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规模化、体系化、快速迭代等先发优势,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的引领者。完善的产业生态进入东南亚地区,有助于本地汽车产业以更高性价比应用智能座舱、自动泊车等新技术,提高产业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主动“链接”东南亚合作伙伴,加强技术和生产合作,迅速成为东南亚汽车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泰国,比亚迪设在泰国罗勇府的工厂投产后,把先进的柔性生产方案引入当地,有效推动当地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比亚迪在泰国继续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并计划引入插电混动技术,有效提升泰国汽车制造能力。

在马来西亚,吉利集团不仅入股马来西亚民族品牌宝腾,并助其扭亏为盈,实现品牌复兴,还参与共建马来西亚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助力打造东盟汽车产业中心。

当前,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东南亚国家的大街小巷。中国新能源车企“链通”东南亚,与合作伙伴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合作走得更稳、更远,共同打造深度融合、合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