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7-28 10:58
环球报
590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抓住机遇赢得战略主动,实现大国崛起的关键路径。

当前,面向消费者的个性化、柔性化制造产品,加速走入千家万户,引领消费升级;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蓬勃发展,成为产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光伏电站与牧场同频共生,描绘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背后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做客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栏目时表示,持续推动产业体系迈向更高水平,要深刻把握建设这一目标要求及其相互关系,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着力打造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挥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

走进奥迪一汽超级智能生态工厂,824台机器人同步起舞,每秒精准打出2个焊点;3D相机与2D相机交叉扫描,能够识别修正针眼大小的瑕疵……

完整的产业配套犹如一棵参天大树的发达根系,是这座智能工厂向上生长的坚实底座。以工厂为圆心,半小时车程内就能找到组装一台车所需要的一半的供应商。如果将这个圈扩大至吉林省,每台车超七成的零件都来自这里。

“产业体系完备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根基与显著优势。”曲永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

——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

新材料研发,就像烹饪一道没有菜谱的佳肴,依靠传统的经验试错、历史数据推演运算,成本高、耗时长。在南钢,“AI大厨”上岗,让炼钢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决策转变。

不同于打造一个覆盖全场景流程的大模型,研发团队最终采取的方法是训练一群具有“专业能力”的场景模型:有的负责研究钢材能不能满足强度设计要求,有的负责研究钢材的低温韧性……它们自发地分工合作,实现不同性能指标的预测、计算。

“智能化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曲永义表示,在数据、算法、算力的支撑下,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

——持续推进产业体系绿色化转型

在田湾核电站,一条长达23公里的管道,源源不断地向连云港石化基地输送核能蒸汽。

核能是最高效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是核能如果只用来发电,利用率还不到40%。

“和气一号”作为我国首个“核能供汽”项目,正在上演一出核能“变形计”,将核能从单一发电延伸至工业供汽领域。投产一年来,“和气一号”已经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输送超317万吨的清洁蒸汽,节省碳排放指标46.23万吨。

“绿色化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曲永义指出,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动下,我国产业体系的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

——以融合化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世界难题。2018年春天,育种专家杨记磙,飞越5000多公里,把“海水稻”带到喀什。

几年来,从1亩试验田到1万亩示范基地,亩产从450公斤一路攀升至853公斤。

但是,扩种要钱,建厂要钱,科研更要钱。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九九八十一难”,“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链条速转动,正在让这片“白土地”,变身未来的“新粮仓”。

“融合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正在持续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曲永义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之越发明显。

百年变局之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抓住机遇赢得战略主动,实现大国崛起的关键路径。

曲永义指出,要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各类资源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绩,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人民网记者王震)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