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全球治理方案。中国倡议成立一个专门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组织。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宣布制定一项旨在规范大型语言模型的计划,进而推动美国技术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应用。
显而易见,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人工智能领域两大巨头彼此间的竞赛正在激烈地展开。但问题是,这究竟有何必要?斯科特·罗森伯格(Scott Rosenberg)在Axios门户网站的专栏中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位学者指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军备竞赛”:最先是曼哈顿计划,美国与德国争夺原子弹所有权;接着是与苏联的核技术竞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太空竞赛,苏联率先将人类送入太空,而美国则率先登陆月球。
在以往的所有这些竞赛中,竞争对手的目标都很明确。即便如此,世界仍频频濒于核灾难边缘。斯科特·罗森伯格写道,问题是,今天的人工智能竞赛的目标过于模糊。在希特勒之前制造出原子弹,或者率先登上月球——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目标。但如今,没有谁能够明确人工智能的竞争内涵究竟是什么。业内代表充其量也只是说,我们正在竞争成为第一个让人工智能比人类思维更聪明的人。但至今,“智能”的含义以及如何比较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或人类的智力水平,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超越中国的任务,在很多方面都是由科技业代表自己制定,他们现在通过特朗普的顾问戴维·萨克斯与白宫建立了直接的沟通渠道。他们只是喊着口号:谁赢得人工智能竞赛,谁就将能为全世界发展这项技术铺平道路。要不他们就是用中国的人工智能模型吓唬我们,声称这些模型带有专制主义色彩。有趣的是,自从特朗普执政后,专制主义模式开始出现在美国自身的治理体系和人工智能模型中。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确实正在快速追赶美国。然而,在当今世界创新具有全球化特点的背景下,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东西方文化差异仍然不允许创造出一种通用的产品。或许,西方会继续使用西方的人工智能模型,而东方将采用中国的模式。毕竟,人工智能产品更像是社交媒体平台,而不是具体的诸如钢铁、太阳能电池板之类的物质产品。毫无疑问,未来几年美中这两个国家都将拥有非常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Axios的文章最后写道,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只是一场虚幻的竞赛,只会消耗金钱和其他资源,但很少有其实际意义。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