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四预警连发!大暴雨、冰雹、雷暴大风齐来袭,这些地方注意
2025-7-29 13:08
环球报
738

今天(7月2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台风蓝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暴雨橙色预警:江浙沪等7省市部分地区

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7月29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7月29日14时至30日14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和中东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中东部、山东中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福建东南部、广东、广西东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黑龙江南部、吉林中部、辽宁中北部、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东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台风蓝色预警:“竹节草”30日或登陆

浙江三门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

中央气象台7月29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9日)上午8点钟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南方向约39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就是北纬27.3度、东经124.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00-300公里。

预计,“竹节草”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将于30日中午到傍晚在浙江三门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23~25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后强度缓慢减弱。也有可能在浙江北部近海北上。

受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未来三天(7月29日至31日),我国华东地区强降雨不断,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雨势猛烈。同时,中东部未来一周高温闷热天气持续,陕西、四川、重庆等地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酷热难耐,公众需持续做好防暑工作。

大风黄色预警:上海浙江等地

部分地区有9至10级阵风

中央气象台7月29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预计,7月29日08时至30日08时,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盆地、青海北部和西部、甘肃河西、上海东部和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大部有5~6级、阵风7级的大风;其中,上海东部、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东海大部海域将有8级、阵风9~10级的旋转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2级,黄海南部的偏南海域将有8级、阵风9级的偏东风,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将有8级、阵风9级的西南风。

7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盆地、甘肃河西、江苏中部、上海、台湾岛等地有5~6级、阵风7级左右的大风;其中,江苏中部、上海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7~9级、阵风10级左右的大风;黄海南部海域、东海西北部海域将有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2级,巴士海峡、台湾以东洋面的部分海域将有8级、阵风9级的西南风。

强对流黄色预警:江浙沪等6省市部分地区

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

中央气象台7月29日10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7月29日14时至30日14时,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地区南部、华东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河北东南部、山东北部、吉林中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东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中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吉林中部、辽宁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山东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广东东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最大可达80毫米以上。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今天白天至夜间。

雨天出行如何保证涉水安全?

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

步行涉水

雨天户外行走指南

外出时喷涂防蚊液: 为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外出时建议事先在身上喷涂防蚊液,并尽量穿长衣长裤。

外出穿着雨靴: 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如需外出,要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雨靴、戴手套等。

避开导电物体: 尽量避开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树木等有可能导致触电的物体。若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

携带长杆探路: 避免掉进缺失井盖的下水道,或被积水中的障碍物绊倒。

下雨天蹚水后回家这么做

及时清洁: 用清水冲洗双脚,去除泥沙、污水中的污染物。再用肥皂清洗,避免用力搓擦,防止皮肤破损。

彻底干燥: 用干净的毛巾轻拍吸干水分,避免因潮湿滋生真菌。可用吹风机冷风模式辅助干燥。

消毒防护: 有微小伤口或瘙痒时,可涂抹药物消毒。既往有脚气者,在擦干后立即涂抹抗真菌药膏。蹚水的鞋子尽量及时清洗晒干后再穿,不要连续穿。

驾车涉水

雨天行车如何保证涉水安全?

一看: 涉水前请观察水面状况。水面开阔且有较均匀的碎水花,一般表明水很浅,此时可驾车通过。如果水面能产生波浪,表明水深已超过20厘米,切勿贸然开进积水区域。

二探: 可利用长树枝、长柄伞等物体实际探测水深,再结合水深对比车辆作出判断。对于绝大多数车辆而言,轿车的涉水深度为20~30厘米;SUV的车型为30~60厘米;硬派越野车可以达到70~100厘米。如果水深超过轮胎的一半,水就有可能灌入发动机的进气口,此时不建议驾车涉水。

慢通过: 涉水时要慢行,应用最低挡位匀速通过。建议涉水行驶时,全程车速不超过每小时10公里,这样既能避免发动机进水,又能获得最大动力,推动车辆克服水的阻力前进。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国家应急广播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