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7月29日,中国正式宣布实施一项全国性育儿补贴政策,对0至3岁儿童家庭每年发放3600元人民币(约合500美元)现金补贴,旨在缓解育儿成本压力,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应对人口持续下降的挑战。
据新华社报道,该项政策将从今年起正式实施,对于2025年前出生但仍未满3岁的婴幼儿,也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这项被称为“重要民生政策”的新举措,旨在“降低家庭生育和养育成本”,预计将惠及超过2000万个家庭。
中国人口在2024年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高昂的育儿与教育成本、职场压力、经济放缓等因素,令许多年轻人对婚育望而却步。尽管中央出手直接发钱,但不少学者认为效果恐怕有限。
经济学家黄子淳指出,这项补贴虽然“具有标志性意义”,但金额过小,很难在短期内刺激生育意愿。花旗研究预计,该政策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一次性发放总额高达1170亿元人民币,不过“更像是一项消费刺激政策,而非实质性的人口政策”。
目前,各省市也陆续推出配套的地方补贴政策,金额从1000元到10万元不等,有的还涉及住房补贴。此次全国性政策由中央财政承担,不再依赖地方财政,显示出官方对生育问题的高度重视。
不过,包括耶鲁大学人口学家Emma Zang在内的多位专家指出,除现金外,中国更需系统性投入,包括普及托育服务、延长带薪产假、提升女性职场保护等,否则“催生”效果可能仍十分有限。
面对未来10年将有3亿人退休的巨大人口压力,中国正加快推进一系列“生育友好”措施。但在现实面前,光靠发钱,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