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程方平教授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此举措意义深远,既有助于减轻国民经济负担,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随着政策不断完善,未来让学前教育真正走向义务教育。
专家称,此次《意见》的发布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政策的完善一个系统性工程,还有较长的路需要走。
根据政策,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在免除标准方面,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于免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免保育教育费在园儿童人数、所在地保育教育费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情况补助幼儿园。此外,将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专家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对公民办幼儿园的差异化政策设计,体现了对《义务教育法》修订经验的系统性借鉴。
在国际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鼓励提供至少一年的免费、义务、优质的学前教育,让所有儿童接受优质的幼儿发展、保育和教育。”此次《意见》的发布,意味着中国提前五年完成了此国际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