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揭批本国政府欺瞒731部队罪行的日本参议员山添拓:世代更迭,加害责任不会消失
2025-8-18 07:43
环球报
946

【环球时报赴日本特派记者 邢晓婧 徐可越 王璞】今年3月,日本共产党籍参议员山添拓在国会上展示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史料,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认事实。这是第一次有日本议员在国会上曝光相关文件,揭批日本政府长年隐瞒侵华罪证的恶行。作为国会议员,山添拓为何在当时提出质询?日本政府刻意隐瞒历史真相的背后,是对战争罪责的恐惧,还是对历史修正主义的纵容?这种长期隐瞒又将把日本的未来推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前往位于东京永田町的参议员会馆,对山添拓进行独家专访。

“篡改历史的行径正在加剧”

环球时报:能否介绍一下您3月在国会展示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史料的相关情况?

山添拓:这是第一次有议员在国会上公开提及日本政府一直隐瞒相关文件的问题。二战已经结束80年了,但在作为加害方造成加害事实方面,日本尚未形成共识,我认为这与政府不愿正面承认自身应负的责任有关。

可以确认的是,在战后留存的资料中,有关于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记录,这就是我后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展示的资料。基于这些资料和记录,政府应当承认那些一直以来不愿承认的事实,这便是我当时提出质询的出发点。

环球时报:不仅在日本国内,在中国也留有大量指向侵华日军罪行的证据。那么,日本政府为何不愿承认其全部罪行?

山添拓:我认为战后赔偿问题是首要原因。假如日本承认在战争中犯下的(所有)罪行以及由此造成的伤害,就会被追究责任。这是日本政府最在意的问题,也是想尽量含糊其词的根本原因。

此外,针对类似情况如果承认了一件事实,就不得不承认由此牵扯出的一系列其他事件,事实认定的范围会不断扩大,日本政府应该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采取了如今的应对方式。也就是说,他们优先考虑的并非查明历史真相、真诚地承认日本在历史上的加害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而是想尽可能地模糊处理。

环球时报:今年5月,日本自民党籍参议员西田昌司关于冲绳“姬百合之塔”的发言,令日本国内哗然,也让我们注意到日本一些政客不仅试图篡改侵华历史,也试图篡改冲绳历史。

山添拓:1945年为给本土作战争取时间的冲绳战役夺取大量冲绳民众的宝贵生命,其中就包括“姬百合学生队”。西田昌司宣称“姬百合之塔的说明文字是篡改历史”,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亵渎。在当今的日本政坛中,西田昌司绝非孤例,篡改历史的行径正在加剧。

环球时报:如果日本继续推行历史修正主义,会产生什么后果?

山添拓: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日本与中韩等国的关系,必然会因历史问题出现反复,导致双边关系恶化;在民间层面,如果不能正视过去,就无法真正建立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受害者一方的记忆是不会消失的。无论加害方怎么强调“那是过去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这种认知差距是无法弥合的。如果这种差距一直存在,那将是极其不幸的,甚至可能阻碍真正的国际交流和相互合作。

“这是防止未来犯错的必要工作”

环球时报:日本距离实现“不发动战争的外交”还有多远?

山添拓:日本外交受美国影响非常大,几乎所有日本政党都认为日美同盟是绝对的,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是不存在的。我们主张纠正这种异常现象并不是要与美国对抗,而是倡导日本应该与美国和中国都保持平等的关系。实际上,随着美关税政策等事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开始对美国失去信任。因此,虽然日本距离实现“不发动战争的外交”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并不是遥不可及。

环球时报:您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呼吁日本政府停止隐瞒战争罪行,正视历史、走向和平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山添拓:一个不能正视历史的政府是没有资格谈论未来的。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本国曾犯下的错误,就无法防止未来再犯错误。我认为在战后80周年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应正确认识并承认曾在战争中做了什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播,这是防止未来犯错的必要工作。

环球时报:石破茂放弃了在今年8月15日发表战后80周年的首相谈话。在日本右翼势力看来,2015年安倍晋三的战后70周年谈话已经是“终结性谈话”。日本一些人也认为,“无法为上一代人承担责任”。在您看来,怎样才能算作是真正的道歉?

山添拓:日本要就加害责任进行真正的谢罪,大前提是正视并承认历史事实。以731部队为例,即便是现在,(日本政府)仍将其活动详情掩盖在黑暗之中,不予披露。确认了加害的事实,应当谢罪的对象也理应随之明确。即使时代变迁、世代更迭,加害责任本身并不会消失。

环球时报:站在战后8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您如何看待未来的中日关系?

山添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不发动战争的关系。日中之间已经达成一些共识。基于这些共识,日中之间完全有可能站在不发动战争的立场上。因此,我认为日中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加剧本地区的紧张关系,而是要朝着缓解紧张态势的方向共同努力。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