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财经观察:多重压力下,美国信用卡消费增速放缓
2025-8-19 06:55
环球报
923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郑可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 陈欣】编者的话:美国人不再狂刷信用卡了?美国《华尔街日报》16日援引VISA和万事达两大机构最新数据报道称,在美国人信用卡债务突破1万亿美元之后,目前美国人的信用卡消费增速开始放缓。今年上半年,美国人的借记卡支出同比增长6.57%,而同期信用卡支出同比增长5.65%。其实,从去年年底开始,美国人的信用卡开支增速就落后于借记卡。而在此前14个季度,信用卡的开支增长都要高于借记卡。2022年,美国人的信用卡开支增速甚至比借记卡高出7倍多。信用卡支出增速放缓意味着什么?美国的消费前景会遇到挑战吗?

一些美国人开始控制信用卡消费

《华尔街日报》称,一些美国普通信用卡用户开始控制自己的信用卡债务。例如,27岁的医药销售代表希亚拉表示,现在她身上背了7.2万美元的信用卡债务,每月的信用卡最低还款额高达2800美元,比她的住房按揭和车贷加起来都要多。她以前有很多信用卡,但今年2月她注销了自己名下的美国运通金卡,还删掉了手机里所有绑定的虚拟卡。

征信机构环联上周四发布报告称,美国信用卡贷款余额增速在放缓,同时逾期率同比有所下降,这说明消费者正在积极管理其债务。数据显示,近期美国个人贷款数额大增。今年第一季度,美国个人贷款发放同比激增18%,推动贷款总额攀升至创纪录的2570亿美元。分析认为,许多人选择申请个人贷款来摆脱信用卡债务。目前美国信用卡平均年利率约为22%,远高于普通个人贷款。与此同时,每月仅偿还最低还款额以避免信用卡债务违约的美国人数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不过,环联的报告显示,用个人贷款偿还信用卡债务的做法实际效果并不好,这么做一开始的确能将信用卡欠款余额平均减少57%,但在随后一年半时间里,信用卡又会慢慢被刷爆。

美国福克斯新闻台近日关注到美国年轻人信用卡债务沉重且逾期严重的问题。纽约联储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国信用卡逾期人群中,年轻人是最大群体。在18至29岁美国信用卡持卡人的逾期金额中,近10%为90天以上的逾期。整体而言,40岁以下人群的信用卡逾期率“异常偏高”。自2023年以来,18至29岁美国年轻人的信用卡严重逾期率始终徘徊在10%左右。福克斯新闻台称,美国Z世代的财务安全状况持续恶化。除传统信用卡之外,与信用卡类似的“先买后付”消费贷也让美国年轻人深陷其中。

纽约联储8月初数据显示,目前美国人信用卡负债总额约为1.21万亿美元,与去年出现的信用卡负债总额历史最高水平基本相当。信用卡逾期率继续保持高位,过去一年6.93%的债务出现逾期。J.D. Power消费者洞察公司的报告显示,美国半数以上信用卡持卡人的财务状况不佳。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快乐财富”本月中旬调查显示,42%的美国人担心还不上信用卡欠款。许多受访者称,这种焦虑已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睡眠,甚至对其工作表现和社交造成负面影响。调查还显示,美国人认定的三大财务优先事项分别为:确保日常钱够花、存钱和减轻债务。

美国金融业监管局7月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美国民众对自身财务状况的满意度持续走低,财务焦虑情绪不断加剧。数据显示,美国信用卡持卡人每月坚持信用卡全额还款的比例仅略高于50%。剩下逾40%的人则表示,他们有时会部分还款,剩下的延时还上并支付信用卡利息;有时甚至会选择只还最低欠款,剩下的大量未还金额则要承受信用卡的高利率。

“信用卡之国”是如何炼成的

在美国,信用卡可以说是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工具”。根据美联储的最新数据,2024年约有81%的美国成年人拥有至少一张信用卡。

在美国,信用卡使用频率非常高,在网上购物、旅游出行等消费场景中,一般都是消费者的首选。这主要源于使用信用卡消费并按时还款可以积累信用记录,没有信用记录或者信用记录不好,将难以申请房贷、车贷,好的信用记录意味着可以获得更优质的贷款资源。此外,多数信用卡提供积分、返现或者旅行里程等奖励,通过使用信用卡累积积分可获得免费出行、餐饮、购物的机会。相比之下,借记卡直接扣款、缺乏奖励机制,因而使用频率不如信用卡。为鼓励消费、提升顾客回头率,像梅西百货等美国大型连锁商场都发行了自己的信用卡。

可以说,“借钱消费”是美国人长期以来的习惯,那么他们的生活究竟是如何与信用卡紧密相连的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政策与监管项目研究员瓦纳塔曾撰文,追溯了美国成为“信用卡之国”的历程,揭示了美国信用卡背后的历史和经济学逻辑。

瓦纳塔称,美国经济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家庭借贷。美国建国之前,北美一直缺乏金属货币。18世纪,美国人就开始用信用取代现金,“赊账”购买商品。最初,大众消费信贷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动力,进而带来了规模经济,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需求。不过,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使信贷购买陷入停滞。美国政策制定者从这次经历中得到的教训是:美国的工业能力是建立在稳定的消费者借贷基础上的。那时起,联邦政策就明确支持以家庭借贷为中心的政治经济。不过,美联储通过严格控制消费信贷来推行这一政策。零售商必须全面记录客户的信用活动。于是,大型百货公司采用了名为“商店签账牌”的卡片系统:信用卡由此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信用卡数量开始疯狂增长。1965年,只有不到70家银行发行信用卡。到1970年,发行信用卡的银行数量已超过1200家。在1979年的高峰期,银行每天批准近7.5万份信用卡申请。

美国银行和其他发卡机构找到了很多“操纵消费者”的方法:通过联名卡建立情感和社会联系;通过降低最低还款额来拖延还款;通过提供诱人的利率来鼓励消费者将债务从一家银行转移到另一家银行。此外,银行还愿意向那些被认为信用不佳的消费者发放信用卡:这些消费者通常是贫困的少数族裔借款人。他们的收入通常不稳定,更有可能陷入高息债务陷阱。

这样的结果是,信用卡债务总额持续大幅攀升。尤其疫情后,美国信用卡债务屡创新高。在美国,大众消费与大众信贷相伴而生。批评者认为这种组合存在风险,因为避免经济衰退需要依赖信贷刺激,而这可能加剧债务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对家庭借贷的系统性依赖源于其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长期以来,美国形成了“借债支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债覆盖旧债”的闭环。这一现象由多重力量共同推动:政府政策、金融机构逐利动机(设计复杂的信贷产品)以及社会心理因素(超前消费文化),最终导致美国家庭债务攀升至18万亿美元,叠加高达35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构成深层经济结构性问题。

“美国人或许更需要依靠负债来维持日常生活”

美国人信用卡消费退潮的背景是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冲击。《纽约时报》援引多位经济学家的分析称,关税造成的大部分成本都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美国耶鲁大学旗下一家名为“预算工作室”的机构预测,受关税影响,服装、汽车和食品等主要商品都会涨价。短期内,鞋类商品可能涨价40%,服装可能涨价38%,生鲜类商品可能涨价7%。西蒙顾和咨询公司负责北美消费和零售业务的合伙人什卡·贾因直言,美国人或许更需要依靠负债来维持日常生活。

《华尔街日报》认为,当下美国家庭在开支预算上面临重重困难。除物价上涨之外,特朗普政府此前还重启了学生贷款追缴工作,这意味着不少家庭又重新背上了沉重的还款压力。

此外,当下美国就业市场转凉。本月初最新数据显示,7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7.3万人,低于市场预期。此前已公布的5月和6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均大幅下调修正。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消费者支出在今年上半年陷入停滞,今夏美国消费者遭遇经济不确定性。担忧通胀、就业和个人财务状况的消费者纷纷减少开支,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生活必需品上,减少其他不必要开支。一名31岁的女子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为了维持生活,她打算将自己的开支减少六七成。一家做牙齿正畸的企业透露,有的病人推迟了正畸安排,还有人选择普通的金属牙套,弃用更昂贵的隐形透明牙套。日化产品巨头宝洁甚至表示,美国人在购买生活必需的日化产品上的花销都开始变少了。

根据美国退休计划管理服务公司Empower今年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超半数受访者表示,今年他们思考金钱问题的时间比去年更多了。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年5月的消费者情绪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计划针对关税调整自己的开支计划,价格上涨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VISA和万事达最新数据揭示的“近四年来信用卡支出增速首次低于借记卡”现象,刘春生对记者表示,这是美国消费者债务管理转向理性的重要信号。“在高利率环境、学生贷款恢复偿还及持续通胀压力下,美国家庭正被迫调整财务策略,主动缩减高息信用卡负债规模。这种转变可能在短期内抑制消费动能。”

刘春生强调,信用卡支出相对放缓标志着“借贷消费”模式阶段性承压,揭示了微观主体在高成本债务环境中的适应性调整,其长期影响需观察后续消费韧性及债务结构变化。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