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共同主持第六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双方一致同意,将打造中巴经济走廊2.0“升级版”,并在该框架下扩大经济合作和投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方希望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带动巴基斯坦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通过“软联通”增强区域协同,推动共同发展。
王毅主持第六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时表示,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步前行,战略意义更加重要。中方支持巴方把发展搞起来,让国力强起来,从根本上增强应对内外挑战的能力。双方应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达尔表示,巴中外长进行战略对话恰逢其时,是两国铁杆友谊的具体体现。对华友好是巴对外政策的基石。巴方期待进一步深化巴中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丰富巴中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巴方将坚定支持构建巴中命运共同体,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和三大全球倡议。
专家称,此次王毅外长提出,要聚焦产业、农业、矿业三大领域,着力建设“五大走廊”,这对中巴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巴经济走廊自提出以来,始终以多维度交通网络为核心,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要素流动与融合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巴经济走廊也开始加速升级,转向数字经济、网络安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王志民提到,第三方国家也可参与中巴经济走廊。从国际意义层面来看,虽然中巴经济走廊涉及两国,但第三方市场合作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模式,换言之,其他第三方国家也可以参与。比如,之前英国议会成立了跨党派“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小组,沙特投资了200亿美元以强化走廊的能源与基建合作。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2013年,中巴两国领导人共同决定启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巴期间,双方确定了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带来直接投资254亿美元,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