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周一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旨在统一法律适用,全面强化对洗钱类犯罪的惩治力度。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案件数量最大的洗钱类犯罪,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紧密关联。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4庭庭长罗国良表示,2020年至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此类案件23万余件,法院审结一审案件近22万件,有效震慑上游犯罪,推动反洗钱工作深入开展。
此次司法解释共12条,明确了入罪标准、定罪量刑尺度以及加重处罚情形,强调对职业惯犯及拒不配合追赃、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犯罪分子依法从严处理,同时对自首、立功、坦白等情形依法从宽。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峤滨提醒,任何协助他人将犯罪所得转移或“跑分”的行为,一旦认定为明知犯罪所得,将依法追究刑责。
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指出,司法机关在审查银行卡等帮助行为时,将严格遵循“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证据裁判原则,防止扩大刑事打击面。同时,司法解释还落实国际反洗钱标准,有助于加强跨境追赃和国际合作。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司法解释的落地意味着,未来涉及电诈赃款的跑分、换U及各类洗钱协助行为都将面临更严厉打击,个人与团伙均难再有侥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