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海关总署介绍“十四五”期间发展成就,中国已成157个国家(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2025-8-26 07:13
环球报
307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十四五”期间,在日趋严峻的外部压力和挑战下,中国坚守多边主义,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动贸易便利化,并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庞大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朋友圈”越来越大,贸易规模不断取得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全球贸易大国地位。8月25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介绍了“十四五”以来,中国海关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

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贸易多元化之路越走越宽广。2024年,我国已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孙梅君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新动能加速提升,产供链更加安全稳定。其中,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3.8万亿元,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今年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3.5%,出口增长7.3%,外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反制霸凌行径”,孙梅君介绍说,“十四五”以来,中国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2024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到22万亿元,占比超过一半,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迎难而上,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台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进一步巩固中国经贸大国地位。

311个口岸力保“关通全球、物达八方”

“现在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很多自驾游爱好者也选择像霍尔果斯或者二连浩特等边境口岸,自驾去其他国家旅游。目前能够提供自驾游服务的边境口岸已经达到28个。”海关总署办公厅主任张宝峰在发布会上介绍说,目前,全国陆路口岸已达101个,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

除陆路口岸外,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水运口岸也已经达到125个,承担全国口岸货运量的90%以上;空运口岸达到85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织就全国各地快速联通世界的航空网。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张宝峰说,“十四五”期间,海关总署结合国家区域战略和对外开放需求,新增对外开放及扩大对外开放口岸40个。截至目前,全国对外开放口岸达到311个。孙梅君表示,中国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这些口岸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关通全球、物达八方”,让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更加密切。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中国加速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在63个口岸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内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建成无人驾驶的跨境运输通道,实现通关全流程的自动化监管。”张宝峰说,便捷畅通的口岸通道让更多“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也让更多“全球好物”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更好地服务百姓需求。

霍建国认为,全球经贸发展仍面临极大不确定性,但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并以超大规模市场继续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在国际合作中贡献“中国方案”

世界海关组织有一句名言叫做“边境相隔,海关相连”,国际经贸形势越复杂、越多变,海关的国际合作交流就要越加强、越深入。张宝峰说,“十四五”期间国际经贸形势复杂多变,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建海关合作机制85个,达到138个。打造了与非洲、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平台,助力非洲的柑橘、咖啡豆、野生水产品和中东欧的蜂蜜、葡萄酒、化妆品等优质产品走进中国市场。此外,还开展对外援助培训204期,涉及120个国家和地区近7000人次,分享中国经验,促进友好交流。

在国际合作中,另一个主要工作是贡献“中国方案”。据张宝峰介绍,中国与世界海关组织共建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还建成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全面总结我国口岸疫情防控的经验,积极参与世卫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和“大流行协定”的制修订,贡献了诸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