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8月23日文章,原题:英国下一任军情六处负责人面临的抉择 数字时代,特工间谍活动从未如此艰难、代价如此高昂、也从未如此重要。今年,负责制定英国间谍机构预算的情报账户获得了近十年来的最大增幅。调查显示,与军队一样,这些机构深受公众信任。然而,军情六处(MI6)也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关头。需要监视的内容越来越多,传统的间谍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人力情报和技术情报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让人类间谍适应数字时代是一项昂贵的业务。
数据情报至关重要
军情六处传统上主要提供人力情报服务,招募特工进行间谍活动。特工窃取机密有三个目的:保护国家安全、经济福祉(例如印度在贸易谈判中的立场是什么)以及打击严重犯罪。其主要职责是向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此外,特工们还肩负着一项鲜为人知的职责——瓦解可能存在的威胁。
间谍活动的核心是招募和管理特工。许多人在大使馆工作,假扮外交官;也有人使用化名出国,即使身份暴露,也没有任何外交豁免权。在他们周围,还有一张由其他官员和专家组成的网络,帮助识别潜在目标、策划如何接近他们、编造可靠的掩护故事,并研究外国情报机构。他们收集的原始情报会被输入联合情报组织,该组织会将之与其他数据(例如截获的通讯和新闻报道)结合起来,生成报告,提交给英国首相和其他官员。
如今,军情六处第18任负责人布莱斯·梅特雷韦利面临的首个挑战是引导机构的工作方向。军情六处在制定优先事项方面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新兴技术正日益成为一道关卡。获取有关他国芯片、人工智能模型和数据中心的情报正变得至关重要。国外量子计算技术的突破可能会从根本上影响国内加密数据的安全性。目前,英国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特工人手来完成这些任务。
同时,梅特雷韦利也需要确定目标和任务的优先顺序。“反间谍”的问题正日益突出,即外国可能会抓捕为英国机构工作的间谍,通过渗透他们来获取情报。“过去20年里,英国情报界一直专注于恐怖主义活动,应对‘反间谍’的准备不够充分。”布鲁内尔大学的菲利普·戴维斯说道,“英国情报机构将不得不回到冷战时期的运作模式。”戴维斯表示,军情六处从未拥有像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那样庞大的内部准军事能力,但它与英国特种部队密切合作。军情六处是英国国家网络部队的一部分,负责开展进攻性网络行动。
MI6的IT系统老旧
此外,如何构建数字时代的人力情报服务成为英国情报机构关注的焦点。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由于特工的信息可能会被大数据抓取,管理他们的数字形象从未像现在这样困难。”自1999年梅特雷韦利加入该部门以来,秘密行动(例如抵御数字审查)的成本呈指数级增长。在过去10年,与人力情报相比,流向英国情报分析员的信号情报材料的比例更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人力特工不再重要。大量关于个人、公司和国家的数据以及用于筛选这些数据的AI工具,可以加速寻找情报的过程。然而,外部人员比间谍更容易利用公开数据。2023年,英国信号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指出,该机构需要数周时间才能获取的数据,外部人员只需几小时就能下载。
存储数据、训练和运行AI模型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而这些计算能力的设计初衷就是处理高度机密的材料。英国间谍机构的信息技术(IT)系统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一样老旧,新系统也建立在老旧系统之上。有消息人士表示:“风险在于,秘密云服务器可能会成为情报界的威慑力量。”
培养特工是强项
人力间谍活动的技术转型也在重塑军情六处与其姊妹机构的关系。例如,军情六处向政府通信总部提供密码破译材料,而政府通信总部则利用解密的电报来标记潜在的外国间谍。军情六处需要政府通信总部访问潜在目标的追踪器;政府通信总部则需要军情六处将追踪器植入运往他国核设施的设备中。
此外,特工的职业精神对秘密情报局来说仍然至关重要。CIA的大多数领导都是将军、律师和政客。相比之下,军情六处几乎从未由外部人士领导过。另一位情报专家说:“他们的能力在于建立这些网络并培养特工人员。这是他们的强项。”(白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