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十四五”期间——
能源消费
“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已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
7月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的用电量总和。
东部地区用能中,有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电动汽车就有2个充电桩。
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中就有1度绿电。
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势力,新增装机超过4亿千瓦,其中户用光伏新增1.6亿千瓦,全国有700多万个家庭当上了光伏“房东”。
能源科技创新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挺进“千米深海”,这些“大国重器”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风电整机制造企业60%以上是民营企业,有的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到20%。
截至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是“十三五”末的10倍,规模世界领先。
总台央视记者/刘颖 吴昊 杨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