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日媒:日本孩子为何缺乏自主学习意愿?
2025-8-27 07:30
环球报
993

日本“PHP”网站8月22日文章,原题:日本儿童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吗?  日本教育界正迎来自明治时代以来约150年来的重大转折期。这种变化不仅局限于日本,而是全球范围内的现象。日本最大规模教育活动的创办人、大学特聘副教授宫田纯也(笔者)在其新书《教育商业》中,对这一转折期中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学习能力很强却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日本孩子们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读。

在2022年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日本在“科学素养”方面排名第2,“阅读素养”排名第3,“数学素养”排名第5,三大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与出色的学习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在“自主学习和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指标却在37个国家中仅列第34。这一指标的衡量标准是提问“如果学校再次停课,你是否有信心进行自主学习”。结果显示,日本的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与信心。

学习能力主要依赖于“认知技能”,而自主学习则更多依赖“非认知技能”,也被称为“社会情绪技能”。它包括: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与好奇心;为达成目标自我激励;在困难情境下坚持不懈、直到完成任务;与他人协作并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日本孩子一方面学习能力很高,另一方面整体上存在非认知技能不足的问题。对此,日本文部科学省强调“主动、对话、深入的学习”,以应对这一问题。

虽然学校教育的努力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仅仅依靠学校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意愿、态度和自信很困难。从历史脉络来看,自明治时代以来的“公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私教育”领域,这也是社会情绪技能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教育”完全交给学校,过度依赖学校来培养适应工业化社会所需的认知技能,而忽视了教育本应包含的更广泛功能以及家庭、社会的角色。结果,私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使社会情绪技能未能有效培养,反而要求学校来承担本不应由其独自负责的任务。随着学校责任不断膨胀,教师的工作负担加重,学校教育环境也因此恶化。

学习能力这种可测量的认知技能,与难以量化的“情绪与态度”技能,二者都是人类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研究认为,“非认知技能”会影响学习能力测试成绩,而这种技能的成长高度依赖家庭教育。虽然赫克曼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龄前儿童,但这一发现启示:家庭教育的成果同样会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

因此,面对逐渐失去学习意愿的孩子,不仅需要文部科学省与学校教育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区重振私教育,形成多种解决方案。(作者宫田纯也,朱迪译)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