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萌 冯帆】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峰会将在天津举行,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10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出席峰会相关活动。成立于2001年的上合组织,已经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上合组织大家庭”。乌兹别克斯坦前外长诺罗夫曾在2019年到2021年期间担任上合组织秘书长。他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见证了上合组织逐步成长为一个多维度、充满活力的互动平台。诺罗夫认为,在下一个10年,上合组织将进一步发展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务实合作机制,为相关国家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独特优势在于将差异转化为互补”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上合组织在深化成员国安全、经济与文化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诺罗夫:在担任上合组织秘书长期间,我亲眼见证这一组织逐步成长为一个多维度、充满活力的互动平台,在安全、经济、人文合作三大领域,上合组织的地位不断加强。
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的议程得到显著拓展。在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传统任务之外,上合组织新增应对网络犯罪、有组织跨国犯罪及高新技术应用风险等新挑战的举措。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工作成效尤为显著,通过扩大数据共享、定期举办“和平使命”联合演习,该机构已限制超10万个极端主义互联网资源的访问,阻止数百起预谋袭击。需要强调的是,上合组织所有安全举措均基于不结盟、包容性原则,这是上合组织与许多其他组织的区别所在。
在经济合作层面,上合组织实现了从理念倡导到具体项目落地的实质性转变。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联动,推动了一系列交通、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在人文层面,上合组织高度重视发展软实力。上合组织青年委员会的成立,为凝聚相关国家近8亿青年力量提供了重要平台。与此同时,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强了地区文化纽带,增进了民心相通。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清晰表明,安全、经济与人文三者相辅相成。唯有推动三者实现有机统一,才能实现区域内长期稳定、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促进民心相通。
环球时报:作为一名拥有丰富外交经验的人士,您认为哪些地区多边合作经验对当今的上合组织有借鉴意义?
诺罗夫:基于自身经历,我认为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并非建立在空洞言辞之上,而是建立在互利共赢和取得实际成果的基础上。其公式很简单:共同利益、具体成果和真诚交流。对于如今的上合组织来说,有3条经验对其发展方向非常重要。
首先,制定灵活且拥有广泛共识的议程至关重要。面对政治、文化和地域的多样性,上合组织需在交通走廊建设、贸易便利化等共同目标上凝聚力量,同时兼顾各国的优先事项,避免僵化的一刀切模式,确保合作的活力与灵活性。
其次,经济务实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欧盟的力量不仅来自相关国家缔结的条约,还来自单一市场取得的成果。上合组织的政治对话也需以切实的经济进步为支撑。
最后,人文交流是增强互信的桥梁。学术交流、文化倡议与青年合作项目,能够有效弥合政治分歧,为政策与协议的实施奠定信任基础。没有这种信任,合作便难以持续。
上合组织的独特优势在于将差异转化为互补。通过增进互信、务实合作,确保成员国切实受益,上合组织必能在复杂的多极化世界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并赢得更广泛的认可与支持。
“天津是探讨上合组织多边合作未来的理想之地”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上合组织扩员带来的影响?上合组织应如何兼顾包容性与高效协调?
诺罗夫:2023年7月伊朗和2024年7月白俄罗斯的加入,是上合组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扩员不仅增加了上合组织的成员国数量,也丰富了该组织的资源、地理优势和经验。然而,这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上合组织高度重视机构建设,以平衡包容性与效率,例如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正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同时,灵活的合作形式至关重要:并非所有倡议都需要各国同步参与。在一些成员国实施数字经济等项目时,上合组织可以提供战略方向及协调支持,这样做效果更好。
环球时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很快将在天津举行。您认为哪些具体措施有望进一步推动上合组织在安全、贸易及数字经济领域进行多边合作?
诺罗夫:天津作为一座现代化港口城市,既是互联互通的象征,又充满了经济活力,是探讨上合组织多边合作未来的理想之地。我认为以下3个方向能为我们未来的工作赋予全新维度。
在安全领域,除延续反恐行动,还应系统性应对网络威胁等新挑战。在贸易与互联互通方面,需减少壁垒,释放运输潜力,可推行综合贸易便利化计划措施,如文件数字化、打造“绿色通道”等。若能试点“智慧海关”,将提升货物流通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天津不仅是本届峰会举办地,也是上合组织倡议的“实验室”,其资源可转化为区域项目。上合组织不仅是对话平台,更是区域合作的构建者、联通者与守护者,天津的雄厚产业技术基础将助力其发挥更大作用。
“应该朝着这3个方向努力”
环球时报:您对上合组织未来10年的发展有何展望和建议?
诺罗夫:展望未来,我相信,在下一个10年,上合组织一定会进一步发展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务实合作机制,为相关国家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该朝着这3个方向努力,首先是实现战略统一并加强机制建设。随着上合组织持续扩容,强化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共识和尊重主权仍是“上海精神”的基石,但同时也需要更透明、更具操作性的决策程序。我认为可以加强秘书处作用,设立专门委员会,建立监督机制。推动“大欧亚伙伴关系”发展,整合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和东盟潜力,将使上合组织在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同时保持自身特色。
其次是深化经济一体化。未来10年,上合组织有望为创建“共同经济区”建立基础,具体行动包括统一海关规则、推进贸易数字化等。专家还呼吁建立本币结算机制,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区域贸易中的应用潜力。加速筹建上合组织银行,将为基础设施、能源和数字项目提供融资,减少对外部金融的依赖,确保经济韧性。在能源领域,可利用传统与可再生能源,开展跨境网络和绿色能源合作。
最后是推动创新并进行人才投资。加强数字经济、绿色技术、科学领域的合作应成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其中人工智能尤为重要。上合组织需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涵盖培训人才、设立风投基金、举办相关论坛等举措。与此同时,有必要将研发和初创企业领域的合作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