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卫报》27日报道,受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的海洋酸化现象正在系统性破坏鲨鱼的牙齿结构。
根据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模拟实验预测,若碳排放问题未得到有效改善,海水pH值将持续降低,从目前的8.1降至7.3,将导致鲨鱼牙齿磨损速度超过其自然更新能力,进而危及整个海洋食物链的稳定。
研究人员采用60枚黑鳍礁鲨自然脱落的牙齿,通过人工海水箱分别模拟当前与未来酸化环境对鲨鱼牙齿的影响。经过为期8周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高酸度环境(pH7.3)中的牙齿出现显著腐蚀现象:牙根损伤程度达对照组两倍,锯齿状边缘结构发生明显变形。这种机械性损伤将直接削弱鲨鱼的捕食效率,尤其对牙齿更新速率较慢的鲨鱼物种造成致命打击。
该研究负责人马克西米利安·鲍姆表示:“海洋酸化不是孤立威胁。当牙齿损伤与过度捕捞导致的猎物短缺形成叠加效应时,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生态崩溃。”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酸化对顶级捕食者的直接影响,鲍姆强调,减少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是缓解海洋酸化的关键。此前研究已证实酸化会破坏鲨鱼的盾鳞及贝壳、珊瑚等生物结构,本次实验则首次量化其对大型捕食者的直接冲击。
尽管挑战严峻,但科学家并非全然悲观。鲍姆强调,鲨鱼也可能通过加速牙齿更新周期、增强牙齿矿化度等机制逐步适应环境变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学院教授、鲨鱼专家惠特纳克表示,未来研究应聚焦鲨鱼受损的牙齿是否仍能维持切割与刺穿功能,以评估海洋酸化对鲨鱼捕食效率的长期影响。(李迅典)